第一章 定義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之父本傑明?格雷厄姆(1 / 3)

第一章 定義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之父本傑明?格雷厄姆

20世紀全球有兩次規模巨大的金融風暴:第一次是起源於1929年世界經濟大危機帶來的股票市場大崩盤;第二次發生在1973年到1974年間世界石油危機和隨後的股票市場的空頭走勢。和第一次金融風暴相比,第二次並非因單日股票市場崩跌造成,其對美國家庭財富的負麵影響也沒有第一次那麼全麵而深刻,所以不是所有經曆過那段日子的人都有相同的慘痛回憶。但是,對於金融專業人士來說,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那次金融風暴的影響絕對不會亞於第一次,因為它是一次慢性的摧殘過程,投資虧損麵的擴大似乎永遠沒有停止的一。股票市場價格整體下跌超過60%,就連保守的公債投資人的財富也大幅蒸發;利率水平和通貨膨脹漲幅飆高到兩位數;油價高居不下;房屋分期貸款價格高得連中產階級都無法承受,而當時的股票市場行情也壞到使基金經理人開始懷疑自身的投資策略是否出了問題。這直接導致了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誕生,成為現代投資理財的理論奠基過程中的重要轉折點。

價值投資的理論奠基人是美國的本傑明?格雷厄姆。他在1934年出版的《證券分析》一書,被尊為基本分析方法的“聖經”。本傑明?格雷厄姆在他的名著《證券分析》書中指出,普通股票的價值是由四個因素決定:(1)分紅比率;(2)盈利能力;(3)資產價值;(4)P/E值。格雷厄姆的學生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後來成了他價值投資四因素的最忠實執行者,全球最成功的價值投資者,在投資界享譽“股神”的美稱。

可以這麼說,幾乎所有的價值投資策略最終都要歸根於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1894-1976)的思想。紐約證券分析協會強調:“格雷厄姆對於投資的意義就像歐幾裏得對於幾何學、達爾文對於生物進化論一樣的重要”。沃淪?巴菲特作為格雷厄姆的學生兼雇員對格雷厄姆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說:“除了我的父親之外,格雷厄姆給我的影響最大”,“格雷厄姆的思想,從現在起直到100年後將會永遠成為理性投資的基石。”

本傑明?格雷厄姆1894年5月9日出生於倫敦。在他還是嬰兒的時候,伴隨著美國的淘金熱潮,隨父母移居紐約。

1914年夏天,格雷厄姆來到紐伯格一亨德森一勞伯公司做了一名信息員,主要負責把債券和股票價格貼在黑板上,周薪12美元。雖然這份工作是紐約證券交易所最低等的職業之一,但紐伯格一亨德森一勞伯公司給格雷厄姆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踐與訓練場所,才使這位未來的股票大師開始全麵熟悉證券業的一整套經營管理知識,了解了包括證券買賣程序、行情分析、進貨與出貨時機、股市環境與股市人心等在內的實際運作方法。公司老板紐伯格經過仔細觀察,發規格雷厄姆身上蘊藏著巨大的潛力與才幹。不久,格雷厄姆就又被提升為證券分析師。

1915年9月,格雷厄姆注意到一家擁有多家銅礦股權的礦業開發公司——哥報海姆公司,該公司當時的股價為每股68.88美元。格雷厄姆在獲悉該公司即將解散的消息後,通過各種渠道收集這家公司的有關資料,對這家公司的礦產和股價進行了詳盡的技術分析,發現了該公司尚有大量的不為人知的隱蔽性資產,通過計算,格雷厄姆準確地判斷出該公司股票的市場價值與其實際資產價值之間有一個巨大的價差空間。他認為投資該公司的股票將會帶來豐厚的回報,建議紐伯格先生大量買進該股票。紐伯格先生接受了格雷厄姆的建議。當1917年1月哥報海姆公司宣布解散時,紐伯格一享德森一勞伯公司從這筆買賣中賺取了數十萬美元的利潤,其投資回報率高達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