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後長牛市投資者必須理清的幾件事 將思維矯正到“長牛市”的軌道上來(1 / 3)

第四章 後長牛市投資者必須理清的幾件事 將思維矯正到“長牛市”的軌道上來

自2005年年底發端的本輪長牛市行情出現了越來越的巨型震蕩,它們分別是“1.31”、“2.27”、“4.19”、“10.25”、”11.8“,以及”‘“11.22”等,越是到後來,市場震蕩的幾率就越頻繁。對市場估值的意見紛呈、莫衷一是,是導致這些大震蕩的“元凶”。我們非常相信,今後多空分歧將始終伴隨大盤戰戰兢兢地前行,大成交,大震蕩將是一種常態。大盤越是碎步盤升向上,市場投資者的心態矛盾就越大。迷茫的不僅僅是散戶,從基金年報、季報,以及券商研究報告等中我們不難發現,機構對不斷上行的大勢也抱有警惕。於是,市場變成了:一方麵,股價不斷上行突破曆史高位,一有風吹草動,拋盤就如潮水般湧出;另一方麵,長牛市的車輪仍然滾滾向前,雖然震蕩在加劇,但看不到牛步停歇的跡象。但本書的作者想要告訴投資者的是,與其被大盤走勢長期折磨得成天局促不安,毋寧“長痛不如短痛”,作一次“遵義會議”式的總結和沉澱,而沉澱則是為了更大踏步地走向萬裏長征。為此,作者建議,投資者必須要做如下幾件事情。

——將思維不失時機地矯正到“中國超級長牛市”的正確軌道上來。中國證券市場經過2006年曆史性轉折之後,其長期繁榮才剛剛開始。長牛市反映的是當下中國經濟的四大現象:一是人民幣升值是對中國股市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傳導效應,即以人民幣計價資產的全麵重估和整體升值。二是全球性資本充裕而引起的嚴重泛濫,人民幣升值更導引了全球資本泛濫向中國的湧流。三是股權分置改革給中國股市帶來的巨大製度變遷效應必然在市場運行中的反映。四是中國經濟還將長期高速成長,以及由此引發的對行業和上市企業績效的大幅增長的預期。上述四個方麵因素的交織作用與疊加效應,不僅是中國股市由熊轉牛的主要原因,也將是中國股市走向超級長牛市的現實和潛在源泉。

——堅決摒棄因為懼怕輸錢而輕率作出放棄中國長牛市的投資或提早退出投資的錯誤決策。因為以什麼樣的視野和高度去看待中國這輪你一生中隻有這麼一次的長牛市格局,將決定你今後財富的多少和生活的幸福與否。在長牛市道和巨大財富效應麵前,任何裹足不前和優柔寡斷,隻會使你坐失一生中最好的曆史性投資機遇!針對長市場暴利機會顯著增加的特點,操作策略上要學會“貪”,要敢於追逐五成甚至翻倍的機會,也就是說要從熊市的隻追求一、二成利潤的目標,大幅提高到大牛市的五成甚至一倍的盈利目標。但可惜的是太多的散戶投資者即便買到好股票,最多也隻是賺兩三成,甚至賺一成就跑掉了,入“寶山”僅撿“芝麻”而回。究其原因,關鍵還是熊市思路作祟:其一,怕虧的思想仍然很嚴重,以致於有一點利潤就十分滿足了,思想上也特別患得患失,特別怕紙上利潤化為烏有,一有風吹草動就馬上拋出,結果往往錯失良機。其二就是“想不到”它會漲得這麼厲害。思想上想不到,當然也就不可能在行動上把機會把握到手了。基於目前具有的明顯長牛市特征,建議投資者在操作策略上麵作重大的改變:以捕捉和長牛市相對應的長期主流熱點作為投資的主要目標。切忌一天到晚想著逃頂,對後市的巨大升幅要有想象力。熊市最大的特征就是上升的時間很短,很快就重歸慢慢熊途。正因為如此,熊市過來的人時刻想著逃頂,一有風吹草動就立即忙於逃頂。其實,在長牛市中上升的持續性遠遠超過熊市,投資者在操作策略上要作出重大改變,那就是:放棄一天到晚疑神疑鬼、懷疑頂部到來的熊市思維,放棄熊市中老是“逃頂”的操作方法,對大牛市的巨大上升空間有充分想象力,敢於持股。隻有這樣,才有可能賺到大牛市帶來的豐厚利潤。

——真正認清這輪超級長牛市因何而起,其主軸又是什麼。本書作者建議投資者長期關注在長牛市道裏人民幣升值這根主線條。這正是本輪長牛市最大、也是最根本的動因。2007年4月10日,美國投資大師羅傑斯甚至語出驚人地預測,在未來20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可能高達500%。相比2005年7月1日中國開始彙率機製改革以前的水平,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彙價累計升幅隻有17%左右,和羅傑斯猜想的500%的升值率相比,17%幾乎微乎其微。人民幣升值將全麵提升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價值,比如擁有人民幣資產的房地產,擁有礦山資源的煤炭,金融業和擁有地產資源的商業企業;外彙負債率比較高的企業如航空、貿易等以及原材料或零部件進口占比較高的行業如造紙、鋼鐵、轎車、石化、航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