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大師羅傑斯評論這次危機時指出:“這是世界曆史上絕無僅有的表現,人們能夠無本買房,這是我看到的住房市場最大的泡沫,而且情況還會惡化。”(注“美國次級房貸危機是史上‘最大的泡沫之一’”,新華社,2007年8月3日。)有分析認為,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可能繼續惡化。資料顯示,目前美國已有30多家次級抵押貸款公司停業,持續下去還可能導致100家次級抵押貸款公司關閉。今後兩年美國抵押貸款壞賬總額將達到2250億美元,如果房價繼續下跌,這一數字將增加到3000億美元。
鑒此,我們認為,全球股市進入到2008以後仍有相當的上漲空間,但其潛在風險日益突出,而這種風險會被全球流動性過剩主導的股市上升現象所掩蓋。由於流動性主導作用更大,股市波動也更大,世界股市在大波動中走向新高的同時,也把更多的風險帶入2008年以後的幾年。未來國際金融價格指數如出現跳躍性發展態勢,將進一步堆積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的風險。因此,2008年之後國際金融問題的不確定性決不可掉以輕心。
從中國內生性經濟或股市危機看,包括:
——宏觀調控因素。中國經濟加速、信貸暴增、房地產和股市暴漲,都已是不爭的事實,政府不可能不出台更嚴厲的措施。當市場、經濟對加息基點不屑一顧時,更強硬、更有震撼性的措施出台隻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但在股市裏股民卻對此毫無警惕。
——期指期貨消息。推出期指期貨、完善改進金融市場,在政府已得到共識,業界人士對此也摩拳擦掌。但是,此項產品的推出時機卻並不明朗。在大市身處高位的今天,筆者認為無論期指是否推出,消息傳出都會造成市場大幅波動。
——股市周期規律使然。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也沒有隻漲不跌的股市。中國長牛市終有“盛宴結束的一天。”誠如我在《大財五年:抓住你一生中最好的投資機會》一書中反複強調得那樣:
“2008年奧運會以後,中國長牛市的後續走勢將變得越來越複雜而不確定。盡管中國經濟強勁增長的勢頭仍將熱力不減,股市的強勢也可望持續到2010年,但是由於中國股市長期熊市格局的陰影,以及經過連續幾年股指的大幅上漲,股市早已處於‘高處不勝寒’的緊繃心理模式定勢下,市場投資者會時不時回憶起發生在2001年到2005年年底的那次漫漫熊市,他們更對1997年在亞洲發生的金融危機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噤若寒蟬。越到後來,投資人就越變得謹小慎微。不過到那時,他們還不會買光自己手上的股票,因為股市仍保持著氣勢如虹的牛市氛圍和牛市格局,指數還在不斷被推高和刷新。但他們的投資策略開始趨於保守起來,而且變得越來越保守。我們有理由相信,整個中國股市的見頂可能要在2010年底到2011年早期出現。我對中國股市超級大牛市結束的預測時間是2011年的春節前後。
世界上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當然也沒有隻漲不跌的股市。股市中既然有先知先覺的投資人或機構洞察先機,在股市尚未啟動的時候就抄了大底買入股票,當然也有先知先覺的人在股市尚未出現大幅下跌前就先期成功地將資金撤出,逃離這個已經危機四伏的股市。在這方麵,國際遊資可謂十分精於此道。由於國際遊資在中國內地的投資(無論是投資房產,還是股票),花的都不是自己的錢,而是集合境外委托人的資金,他們代為投資並收取管理費,因此強烈的資產增值和變現衝動欲始終使他們處在一種“防患於未然”的意識之中。
筆者認為,自2005年年底以來中國股市大行情,就像一道盛宴,在觥籌交錯的饕餮後,盛宴總有結束的一天。緊隨著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曲終人散,業已持續多年的中國房地產價格的暴漲、包括石油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的暴漲、黃金價格的暴漲、股價的暴漲,以及人民幣的大幅升值,都將可能引發國內外巨額遊資因豐厚的利潤兌現而大規模撤退。屆時,中國房地產和股市這兩個世界經濟發展史中最大的泡沫最終將像一層窗戶紙那樣被一捅就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