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獨到眼光,覓取機遇 從旁人的問題捕捉機遇(1 / 2)

第二章:獨到眼光,覓取機遇 從旁人的問題捕捉機遇

本節關鍵觀點:

?尋找創業機會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去發現他人的問題或生活中的難處,然後去解決他人的問題。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問題就有需求,從而也就帶來了機遇。善於發現旁人的問題,然後想辦法去解決旁人的問題,往往就能捕捉到成功的機遇。

2000年,大學畢業的何詠儀躊躇滿誌,但半個月內,她都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兜裏的錢已所剩無幾,但她又不好意思找父母求援。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一天,何詠儀拐到一家快餐店吃快餐。快餐店老板了解到她的情況後,又看到何詠儀聰明伶俐,於是快餐店老板遞給她名片,讓她有困難聯係他。

幾天後,工作還是沒有著落,無奈之下,何詠儀撥通了快餐店老板的號碼,怯怯地問:“您的快餐店,還需要人嗎?”

“你隨時可以來上班!” 快餐店老板這麼回答她。

終於工作了,心情卻是尷尬的。她很怕遇見熟人,但是為了避免犯錯,何詠儀還是告誡自己:做一行專一行,架子麵子先放一旁。

一次,何詠儀給西安高新區一些寫字樓的白領送餐。才去第一家公司,就聽到白領們紛紛發牢騷:“你們店做的飯太沒特色,再不改,我們就另外訂餐。”

送餐出來,何詠儀看見另一間快餐店的女孩在抹淚,於是關切地問她,原來她的客戶一打開飯盒就罵,說又擱辣椒了,每次叮囑都白費力氣……女孩委屈地說:“我每次轉告客戶意見,老板都不理會,還說今後不給他們送快餐了。”

何詠儀眼前一亮,這不是一個絕好的商機嗎?有的快餐店認為白領們難伺候,要求高,主動放棄了送餐業務。我為什麼不把這筆業務接過來,按白領們的要求走呢?

從此,何詠儀每次送快餐,都會詳細記下對方的電話、用餐口味和個人禁忌。自己收集的信息不夠,她還會問其他同行,一一記下來。

快過春節了,店裏放假,何詠儀決定留在西安作快餐市場調查。冒著嚴寒,何詠儀去西安高新區附近調查各家快餐店,她用凍得紅腫的手記錄下名稱、電話、餐飲風格和快餐價位。

幾天考察下來,何詠儀心裏更有譜了,醞釀著新的快餐運作模式:“我可以做一個快餐中轉站,收集各種風味快餐,提供給公司的白領,從中賺取差價。既幫快餐店拓寬了業務,又讓白領選擇更多,何樂而不為?”

春節期間需求旺盛,很多快餐店放假。看著機會難得,何詠儀便找了一間20平方米的門麵,然後雇了2個幫手,任務就是送餐。

接下來,她開始打電話給各個寫字樓,尋找業務。因為很多都是老客戶,加上很多快餐店還沒上班,很快,她就拿到上百份訂單。

何詠儀很快根據訂單的要求,找到了需要的快餐店。老板一聽何詠儀要50份,答應給個優惠價格。何詠儀當即交了訂金。隨後,她又去另一家飯館,預訂了50份特色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