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精心謀劃,迎取機遇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1 / 2)

第五章:精心謀劃,迎取機遇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對對手和自己的優劣有充分的認識,權衡利弊,然後選擇合適的方式來處理事情,才能以弱勝強甚至不戰而屈人之兵。

《孫子?謀攻篇》中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意思是說,在軍事紛爭中,既了解敵人,又了解自己,百戰都不會失敗;不了解敵人而隻了解自己,勝敗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敵人,又不了解自己,那隻有每戰必敗的份兒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一規律不僅為古今中外許多軍事家所推崇,作為一種智慧,一種決策製勝方略,它同樣適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對一個想追求事業成功的人來說,更是具有相當的借鑒意義。

日本有一位叫做長澤三次的人,高中畢業後曾在一家紙盒廠工作。一年後他辭職自謀生路。因為他隻熟悉做紙盒的事,因而他的注意力自然首先集中在有關做紙盒的業務上。然而,當時包裝糖果、糕餅、布匹、衣服、水果等的紙盒需求雖然不少,但這種紙盒行也多得隨處可見,那些規模大而曆史悠久的紙盒行在市場處於壟斷地位。對於一個剛剛創業的人來說,想要打進市場真是比登天還難。

但是長澤三次不甘心,他總覺得自己在紙盒行業有一番作為。為了在紙盒行業有立足之地,他對那些上規模的紙盒行進行了一番詳細的調查研究,結果他發現:那些規模大的紙盒生產廠雖然在糖果、糕餅、布匹、衣服、水果等傳統包裝盒上有優勢,但是他們普遍沒有對書套的紙盒有足夠的重視,他們都認為那是書籍裝訂廠家的經營範圍。而實際上,書籍裝訂廠家並沒有專門經營書套的紙盒,在書籍裝訂廠家心目中,書套的紙盒其實屬於紙盒生產廠的事,他們是不得以而為之。

長澤三次了解到競爭對手的這個缺點後,決定避實就虛,不與那些上規模的紙盒生產廠在傳統包裝盒上進行競爭,而是全力開拓書套紙盒業務。為了保證書套紙盒的質量,他設計出了一套能保證高質量、高效率的製作書套紙盒的方案。憑著自己良好的技術,同時又因為缺乏勁敵的競爭,很快,就有幾個出版社向他訂了幾個上十萬日元的書套紙盒。長澤三次苦心經營了三年,終於坐上了日本書套盒界的第一把交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競爭對手也是如此。隻有清楚競爭對手的長短、優劣,才能夠在競爭中避開對手的長處、優勢,才能更好地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對對手和自己的優劣有充分的認識,權衡利弊,然後選擇合適的方式來處理事情,才能以弱勝強甚至不戰而屈人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