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借力打力,巧用機遇 禍福相倚,變厄運為好運
本節關鍵觀點:
?不幸讓人沮喪,使人絕望,但是不幸也可以磨練人,激發成功的欲望。如果一個人懷著積極的心態去麵對不幸,持著不屈不撓的態度去戰勝不幸,那麼不幸就會變為幸運。
最後一節課,教授對學生說:“為了這最後一課,我前前後後準備了一周。請看——”他指著大長桌上的兩隻玻璃箱,“這是我飼養的白鼠,它們分別喜好栗子和山芋,我每天充足地供應它們,從不耽誤。”然後教授將兩根粗糙的木棍放進玻璃箱,另一頭搭在半空中的籃子上。大家發現:籃子裏有各種水果、甜品,但是玻璃箱裏麵的老鼠沒有絲毫反應。一個學生笑道:“我懂了,人生不能小富即安,要不斷攀登、進取。”
教授笑著點點頭,又說:“我的櫃子裏還有一隻白鼠。”他轉身將第三隻玻璃箱拿出來,裏麵有一隻驚慌失措的白鼠,見光後,四處亂躥 ,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教授將玻璃箱放到桌子上,同樣拿一根粗糙的木棍將玻璃箱與水果籃建立聯係。一個學生笑道:“我懂了,人生在困厄的時候,才可能尋求突破——這隻白鼠餓了很久吧?”
教授笑著點點頭,說:“這隻白鼠餓了整整一周。但是,它沒有你們想象得那樣聰明,它並不能盡快尋求突破口。”
教授轉身端了一盆水 。一個女生小聲道:“別折磨它!”教授沒理會,“嘩”地將水倒進餓鼠住的玻璃箱。那隻餓鼠漂在水上,沿四壁亂躥,但爬不出去;最後,它發現了木棍,遊過去,小心翼翼地爬到半空中,停了下來。有女生輕呼:“再上,再上,就有吃的啦!”
教授說:“你催,它不懂。”教授點燃酒精燈,托在手上,移到餓鼠下方。熱空氣呼地衝上去,餓鼠一顫,猛地向上躥、爬……在一陣歡呼聲中,餓鼠發現了籃子裏的食品,開始大吃特吃。
為什麼三個箱子裏的老鼠隻有第三個箱子裏的老鼠發現箱子上空籃子裏的食品呢?第一個箱子裏麵的老鼠因為已經吃飽了,因而沒有尋找食物的衝動;第二個箱子裏麵的老鼠雖然感覺很餓,但是尋找突破的衝動還不夠強烈,因而也沒有發現食物;第三個箱子裏麵的老鼠所受到的威脅遠遠大於前兩隻老鼠,因而突破現狀的衝動也更為強烈,這促使它找到了突破口,並發現了籃子裏的食品。
其實人也一樣,當他衣食無憂的時候,人就容易產生一種滿足感,很難找到向上攀升的動力;而當他在遭遇不幸的時候,人往往就會產生以死相博的心態,激發自己所有的潛能,結果反而更容易改變自己的命運。
然而,現實中有很多人在遭受不幸後,有的喜歡怨天尤人,有的開始自暴自棄,有的甚至報複社會、傷害自身。結果呢,失敗越來越與他們有緣。
紀伯倫說,除了通過黑夜的道路之外,人們無法到達黎明。不幸並不是那麼可怕,它反而是磨練人的最高學府。很多人的成就大多是從不幸中創造的,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