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麵筋醬蘿卜,吃膩魚肉換味口(1 / 2)

豆腐麵筋醬蘿卜,吃膩魚肉換味口

在《紅樓夢》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寶玉瞞贓,判冤決獄平兒行權”中,迎春房裏小丫頭蓮花兒對廚房柳家的說:“司棋姐姐說了,要碗雞蛋,燉的嫩嫩的。”柳家的說道:“你們每日細米白飯,肥雞大鴨吃膩了,將就些兒也罷了。吃膩了膈,燙焯又鬧起故事來了。雞蛋,豆腐,又是什麼麵筋,醬蘿卜炸兒,敢自倒換口味,隻是我又不是答應你們的,一處要一樣,就是十來樣。我倒別伺候頭層主子,隻預備你們二層主子了。”從柳家的嘮叨的這幾句話可以看出,豆腐、麵筋,醬蘿卜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雖不是什麼稀罕東西,但若大魚大肉吃膩了,換換口味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豆腐又名玉豆腐、脂豆腐,為豆科植物的加工製成品。一般取黃大豆,用水浸泡脹發,用磨磨碎,濾去豆滓,入鍋煮沸,用鹽鹵汁使之凝結成豆腐,其營養價值很高。豆腐是人們常見的食物,味道鮮美可口,經濟實惠,老少皆宜,尤其適合老年人。中醫認為,豆腐味甘、鹹,性寒、無毒。能寬中益氣,調和脾胃,消除脹滿,通大腸濁氣,清熱散血。豆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此外還含有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元素,所以,豆腐是高營養、高礦物質、低脂肪的減肥食品。

豆腐有很多種食用方法,它可煮、可炒、可燉、可煎,可單做,可和其它蔬菜、魚肉合做,可以做成許多名菜。最隨意,最簡單的就是拿一塊嫩豆腐,加點精鹽、味精,加點蔥末、薑末一拌,就成美味佳肴了。在做豆腐菜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與其他食物搭配。例如豆腐雖含鈣豐富,但若單食豆腐,人體對鈣的吸收利用率頗低。若將豆腐與含維生素D高的食物同煮,就可使人體對鈣的吸收率提高20多倍。另外,豆腐不要和菠菜同食,菠菜中的草酸影啊食後對鈣質的吸收。

關於豆腐的來曆,話說很久以前,有一家三口,住著一對夫妻與母親。可惜這位婆婆待媳婦並不好,成天讓媳婦忙裏忙外,收拾家務,下地勞作,有時還不給她飯吃,連普通的豆漿都不願讓她飲用。這媳婦常常又餓又累,瘦成了皮包骨。丈夫看在眼裏隻有心疼,又不敢和母親頂嘴,隻有晚上睡覺時偷偷給媳婦拿吃的。

一天,這位婆婆要出遠門兩三日。媳婦知道後心裏甭提有多高興,就跟剛從牢獄裏放出來一樣,全身上下一下子輕鬆多了。這婆婆走了,首先要弄點吃的填飽肚子呀,於是婆婆前腳一走,媳婦後腳便開始磨豆子、煮豆漿。但當豆漿正開鍋,她滿心喜悅的要舀裝時,院子裏竟傳來了腳步聲,媳婦害怕極了,以為是婆婆又回來了,見著挨罵是小事,說不定還會被一陣毒打。便趕忙端起整鍋剛燒好的豆漿往灶邊的壇子倒。倒完後出門迎接一看,才知是在外做工的丈夫回來了,於是又喜孜孜的拉著丈夫要進屋喝豆漿。哪知打開壇蓋一看,豆漿竟成了雪白的凝固劑;原來壇子以前泡過酸菜,裏麵還有些酸湯底,因此豆漿倒進去便凝固了,小夫妻倆勉強一嚐居然發現這凝固的豆漿味道不錯、質嫩味美。由於剛才丈夫回來差點把她嚇死了,於是這媳婦就把這凝固的豆漿取名為“逗夫”,而豆腐也就由此而來。

麵筋,為小麥麵粉入水揉洗後所獲得的膠黏狀物質。中醫認為,本品性味甘、涼,入脾、肝經,有益氣和中、解熱止渴之功,適用於脾胃虧虛,納差食少,口幹欲飲,手足心熱等。《食鑒本草》言其能“寬中,益氣”。《本草綱目》言其能“解熱,和中,勞熱人宜煮食之”。《醫林纂要》言其能“解麵毒,和筋養血,去淤”。《隨息居飲食譜》言其能“解熱,止渴,消煩”。可見這麵筋也是一種不錯的食療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