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薇三傑可治病,金銀花也宜養生(1 / 2)

薔薇三傑可治病,金銀花也宜養生

在《紅樓夢》第五十六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賢寶釵小惠全大體”中,探春說蘅蕪院和怡紅院這兩處大地方,竟沒有出息之物。李紈忙笑道:蘅蕪院裏更利害,如今香料鋪並大市大廟賣的各處香料香草兒,都不是這些東西?算起來,比別的利息更大。怡紅院別說別的,單隻說春夏兩季的玫瑰花,共下多少花朵兒?還有一帶籬笆上的薔薇、月季、寶相、金銀花、藤花,這幾色草花,幹了賣到茶葉鋪藥鋪去,也值好些錢。然後探春想想,的確是這個道理。這兒提到的玫瑰、薔薇、月季、寶相、金銀花、藤花等植物,不光可以用來觀賞,其藥用價值也是非同尋常的。

玫瑰,與月季、薔薇並稱為“薔薇三傑”,為我國主要的觀賞花卉之一。玫瑰花豔麗多姿,呈紫色或白色,其氣芳香濃烈,往往使人留連忘返,徘徊止步,故又名“徘徊花”。玫瑰還可食用,其味鮮美無比。據《食物本草》記載:“玫瑰花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此外,玫瑰花還可熏茶、浸酒、做糕點、蜜餞和製作菜肴食用。取含苞待放的玫瑰花,將花瓣輕輕揪下,一層花瓣一層白糖放在瓷壇中或玻璃瓶中密封,糖吸收花瓣中的水分後即可成為玫瑰糖糕。此糖糕甜味適中,營養豐富。用玫瑰花還可以製作玫瑰炒肉片、抽炸玫瑰花、玫瑰花烤羊心、玫瑰鍋巴雞肉片、玫瑰棗糕等美味食品來。

除觀賞、食用外,玫瑰尚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玫瑰花性味甘、微苦而溫,有理氣解鬱、和血散疲之功。其藥性溫和,溫而不燥,疏肝而不傷陰,長於舒發肝膽,肺脾鬱氣,溫養心肝血脈,在臨床上有著廣泛的用途。寶玉吃的“玫瑰鹵子”就是以玫瑰為主料製作的:取玫瑰花、蜂蜜、烏梅各適量。將含苞初放的玫瑰花洗淨,曬幹水汽,而後與蜂蜜、烏梅同放置於淨瓶中,密封貯存一個月即可食用。

月季花在世界上被譽為花中皇後,別名長春花、月月紅、四季薔薇等,屬薔薇科。月季花數朵集成一簇,花梗長,散生短腺毛。其花色繁多,主要有紅、紫、白、粉紅、黃、橙黃、綠等顏色。花期為4到12月,月月紅便是由此而得名。月季花甘、淡、微苦,平。歸肝經。可活血調經,解鬱,消腫。主要用於肝氣鬱結而致致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及胸腹脹痛等症。月季花氣味消香,而入血分,善於疏肝解鬱,調暢氣血而活血調經。常配玫瑰花、當歸、香附等同用以加強療效。需要注意的是月季花用量不宜過大,過量可引起腹痛,多服久服強引起便溏腹瀉。孕婦亦當慎用。

對於月季花的藥用功效,傳說在很久以前,神農山下有一高姓人家,家有一女名叫玉蘭,年方十八,溫柔沉靜,很多公子王孫前來求親,玉蘭都不同意。因為她有一老母,終年咳嗽、咯血,多方用藥,全無療效。無奈之下,玉蘭背著父母,張榜求醫:“治好吾母病者,小女以身相許。”有一位叫長春的青年揭榜獻方。玉蘭母服其藥,果然康複。玉蘭不負前約,與長春結為百年之好。洞房花燭之夜,玉蘭詢問什麼神方如此靈驗,長春回答說:“月季月季,清咳良劑。此乃祖傳秘方:冰糖與月季花合燉,乃清咳止血神湯,專治婦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