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可用補心丹,養心安神除心煩
林黛玉多愁善感,經常患失眠症,特別在遇到精神刺激之後,更是如此。《紅樓夢》第二十六回“蜂腰橋設言傳心事,瀟湘館春困發幽情”寫到黛玉去怡紅院找寶玉,敲門後丫鬢沒聽清是黛玉的聲音,還使性子說:“憑你是誰,二爺吩咐的,一概不許放人進來呢!”黛玉聽了這話,不覺氣怔在門外,待要高聲問她,逗起氣來,自己又回思一番:“雖說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樣,到底是客邊。如今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現在他家依,若是認真謳氣,也覺沒趣”。一麵想,一麵又滾下淚珠來了。後來聽到裏麵一陣笑語之聲,竟是寶玉、寶釵二人,黛玉心中越發動了氣,獨立牆角邊花卉之下,悲悲切切,嗚咽起來。當天晚上,黛玉再也睡不著覺,“倚著床欄杆,兩手抱著膝,眼睛含著淚,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黛玉多思、多愁、多疑、多慮,又不會自我排遣,故經常失眠。
第二十八回“蔣玉函情贈茜香羅,薛寶釵羞籠紅康串”寫到王夫人、寶釵、寶玉、黛玉等人在一塊說話。因說到黛玉用藥,王夫人道:“前兒大夫說了個丸藥的名字,我也忘了。”於是寶玉猜測了“人參養榮丸”、“八珍益母丸”、“左歸”、“右歸”、“八味地黃丸”等,王夫人說都不是。最後還是寶釵猜對了,那就是“天王補心丹”。
“天王補心丹”首見於《攝生秘剖》一書,相傳終南山大師誦經勞心,夢到天王授以此方,故取名“天王補心丹”。該方由十三味中藥組成:生地120克,五味子、當歸身、天冬、麥冬、柏子仁、酸棗仁各30克,人參、玄參、丹參、白茯苓、遠誌、桔梗各15克。上藥共為細末,煉蜜為小丸,以朱砂為衣,就製成了“天王補心丹”,每次服9克,每天二次,主要作用為滋陰清熱,補心安神,常用以治療陰虛火旺型失眠。
“天王補心丹”的配伍十分嚴謹。中醫理論認為,心為君主之官,主神明,憂愁思慮則傷心,神明受傷則主不明,主不明則十二官危,所以出現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神衰則火為患也,故治療必清其火,而神始安。心腎不足,陰虧血少,則虛煩心悸、睡眠不安、精神疲乏、虛熱盜汗,治療又需滋陰清熱。
“天王補心丹”的主藥為生地、玄參,生地能下足少陰腎經而滋水,水盛可以伏火,使心神不為虛火所擾。玄參除了養陰生津之外,還能瀉火解毒。輔以丹參、當歸補血養心,人參、茯苓益心氣,柏子仁、遠誌安心神,使心血足而神自藏;佐以天冬、麥冬之甘寒滋陰液以清虛火,心火平則無以擾心神,五味子、酸棗仁之酸溫以斂心氣,心氣平則神自安;使以桔梗載藥上行,朱砂入心安神。諸藥合用,共成滋陰安神之劑。
現代說的失眠,古代叫做不寐,又稱為“不得眠”、“不得臥”、“目不瞑”等,是由於外感或內傷等病因,致使心、肝、膽、脾、胃、腎等髒腑功能失調,心神不安而發病。由外感病引起的失眠,主要見於各種熱病過程中;由內傷引起者,則多由於情誌不舒、心脾兩虛、陰虛火旺、心腎不交、痰熱內擾、胃氣不和所引起。根據受病髒腑和臨床表現的不同,可將失眠分為以下七型:即心脾兩虛、陰虛火旺、心腎不交、肝鬱血虛、心虛膽怯、痰熱內、胃氣不和等。根據林黛玉的種種症狀,可以歸於陰虛火旺型,陰虛火旺型的治療應該采用“天補心丹”,亦可應用“黃連阿膠湯”或“朱砂安神丸”。
林黛玉患有肺疹之症,再加多愁善感,內傷七情,故經常心煩不寐、五心煩熱、虛火上炎,這些均由陰虧火旺引起。所以應該選用壯水製火、滋陰清熱、養心安神的“天王補心丹”。本方滋膩藥物較多,對脾胃虛弱、胃納欠佳、濕痰滯留者,並非所宜。林黛玉在某些階段,適宜於用本藥,但若胃納不佳,濕痰較多而不易咯出時,服此藥就不適宜了。中醫用藥強調因時、因地、因病情用藥,在疾病的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的藥物,同時每次複診後,都要隨症狀的變化而靈活加減,才能增強藥物的針對性,達到良好的療效,切忌千篇一律地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