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身患結核病,咳血之因為肺癆(1 / 1)

黛玉身患結核病,咳血之因為肺癆

林黛玉是《紅樓夢》中最深入人心,最具感染力的人物,可林黛玉一生中又與疾病結下了不解之緣,以至於最終也死於疾病。那麼林黛玉究竟患的什麼病呢?在《紅樓夢》第三十四回中,當黛玉神癡心醉,徐意纏綿,研墨蘸筆,寫了三首詩後,“覺得渾身火熱,麵上作燒,走至鏡台,揭起錦袱一照,隻見腮上通紅,其合壓倒桃花……。”這種午後潮熱,在蒼白的麵頰上兩腮潮紅,麵如桃花,正是肺結核的典型表現。後來在寫黛玉時,又多次提到咳嗽,咯痰,而且時輕時重,時好時壞,是一個慢性進展的過程,這又是肺結核的特點。

在八十二回“老學究講義警頑心,病瀟湘癡魂驚惡夢”中,黛玉的病有一個轉折性的變化。待黛玉劇烈咳嗽,咯出許多痰後,紫鵑開了屋門去倒痰盒時,隻見痰中有些血星,唬了一跳。事實上,肺結核由不咯血到咯血是一個重要的進展,說明病情已發展到嚴重階段。此時,並無治療肺結核的特效藥,再加受了諸多精神刺激,特別是與賈寶玉的愛情上,父母雙亡,無人做主,無處傾訴,孤苦伶仃,情誌鬱結,更加重了她的病情,最終因慢性消耗和咯血而死。“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人夢遙。”

我國古代稱肺結核為肺癆。肺結核早在兩千年前就已流行,古醫籍《黃帝內經》就有“虛勞之症”的記載,東漢張仲景在他的《金匾要略》一書中,也有“虛勞”和“馬刀挾瘦”的闡述,前者指肺結核病,後者指腋下及頸淋巴結結核。可是在那個時代,沒有治療結核病的特效藥,所以一個個病人都死掉了。因此那時在民間,肺癆被視為不治之症,像現在對癌症的看法一樣。

要控製結核病,必須抓住結核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者。結核病的主要傳染源是“塗陽病人”。結核菌來源於排菌的肺結核病人咯出的痰。肺結核病人痰塗片檢查找到結核菌稱塗陽病人。痰塗片陰性,但X光或其他檢查顯示活動性病變者稱塗陰肺結核病人。塗片陰性培養陽性者稱培陽病人。現代研究表明,隻有塗陽病人的傳染性最大,塗陰培陽病人雖有傳染性,但較小。所以應當把塗陽病人作為主要發現和治療的對象。

結核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核,飛沫核有兩種,一是塗陽病人咳嗽、噴嚏排放出的唾沫星——飛沫核。飛沫核有大有小,小於4到5微米的可以在空氣中飄浮4至5個小時。咳嗽一次可排放三千五百個飛沫核,打一次噴嚏可排放出一百萬個飛沫核。這種帶結核菌的飛沫,一旦被健康人吸入到肺泡內,若遇到抵抗力下降即易引起感染。二是塗陽病人隨地吐痰,幹燥後形成小於4到5微米的塵埃飛沫核被健康人吸人,同樣可引起感染。鑒於比,對塗陽病人要隔離治療,接近塗陽病人時要戴口罩,塗陽病人要吐痰人盂,並將痰消毒處理。對於易感人群應加強營養,改善居住條件,增強機體抵抗力,同時應注射卡介苗。

卡介苗是預防結核的主要手段。注射過卡介苗的孩子,一般情況下不會患結核病,即使是患病也是輕型的。新生兒在生後2到3天即應注射卡介苗,這被稱為人生最可寶貴的第一針。在接種三個月後要進行一次結核菌素試驗,如果效果不好,則要及時重新接種,切不可認為隻在產院接種一次就保險了。種苗後兩周左右會出現紅腫,約一個月後在接種部位會出現一個小硬塊或小膿瘡,這時不要擠也不需要包。若流膿水可塗上些紫藥水,兩個月左右開始結癡,癡掉了就好了。這是正常反應,一般不必處理。極個別的其腋窩淋巴結會腫大,這時應到醫院檢查。第一次接種卡介苗之後,到七和十二周歲再各接種一次,即完成了對結核病的免疫。總之,我們隻要做到以上三條,結核病是可以征服的。

現代的短程化療幾乎可使百分之百的初治塗陽病人在半年內治愈,使塗陽病人痰菌陰轉失去傳染性。卡介苗預防結核病,效果也是十分可靠的。在人類征服結核病的進程中,盡管遇到一些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人類必將最後戰勝結核,林黛玉的悲劇不會再重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