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赦中秋石絆腳,崴腳先用冰水敷
在《紅樓夢》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淒清,凹晶館聯詩悲寂寞”中,賈母八月十五中秋夜帶領全家在凸碧堂賞月,一家人賞月、飲酒、說笑話。後賈赦回家,從凸碧堂下去,“被石頭絆了一下,歪了腿。”這“歪了腿”實際上就是崴了腳。盡管賈赦在酒席上惹賈母不快,但他畢竟是賈母的兒子,賈母對他崴腳還是十分關心,當又問及傷情時,看賈赦的兩個婆子回來說:“右腳麵上白腫了些。如今調服了些,疼的好些了,也沒大關係。”
事實上,很多人都有過“崴腳”的經曆。上下樓梯、走斜坡路時失足,騎車、踢球中跌倒,在坑坑窪窪的路麵上行走或者穿高跟鞋、厚底鞋都容易造成崴腳。“崴腳”的各種傷情中,又以踝關節外側副韌帶的損傷最常見。這是因為踝關節構造特殊,它的內翻範圍要比外翻範圍大,很容易發生過度內翻而導致外側副韌帶扭傷。
“崴腳”後,很多人可能會本能地按摩傷處。確實,在臨床上,推拿手法對單純韌帶損傷或部分撕裂、關節穩定性正常者,有較滿意的療效。但是如果踝部皮膚有大片青紫瘀斑,外踝前下方迅速腫脹,並蔓延到全踝甚至足背及其外側,切忌盲目按摩和熱敷。因為此時可能有骨折、脫位以及韌帶完全撕裂等嚴重情況發生。
另外不少人發生踝關節扭傷後馬上用酒精或者紅花油搓揉患處,然後貼張膏藥。其實也是一種非常錯誤的做法,“崴腳”後局部多會腫起來,有的還有青紫色的淤癍,患者感到明顯的疼痛、腫脹。這是因為受傷部位會局部組織受損,產生炎症,導致體液由細胞內流向細胞外呈現細胞間液體增加。當這個區域的體液滲透流速超過了體液被帶走的流速時,便會產生腫脹。在這個時候,最關鍵的是降低受傷區域的體液分泌從而降低腫脹,要達到這個目的需要血管收縮。因此這個時候做好用沒有棱角、大小適中的冰塊進行外敷,以刺激血管收縮,從而達到降低痛覺和減輕腫脹的目的。如果這個時候用酒精、紅花油或者膏藥都會使患處變熱,功效相當於熱敷。而熱的主要作用是血管擴張,增加局部血流,改善微循環,因此此時熱敷顯然是不對的。一般熱敷需在受傷24小時後開始進行,這時熱敷才能達到消腫的目的。筆者的一位朋友走路時崴了腳,馬上買了塊膏藥貼上,結果回家後痛得連覺都睡不著。
其實一旦發生踝關節扭傷,我們應該立即停止行走或運動,取坐位或臥位,同時,可用枕頭、被褥或衣物、背包等把足部墊高,以利靜脈回流,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然後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局部,使毛細血管收縮,以減少出血或滲出,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冷敷後,可用繃帶、三角巾等布料加壓包紮踝關節周圍,固定踝關節,以減少活動度,減輕對受傷的副韌帶或肌肉的牽拉,從而減輕或避免加重損傷。當然,嚴重者最好讓人用擔架送至醫院診斷治療,必要時可撥打急救電話,請專業急救人員進一步處理。
另外,崴腳後需要注意保養。一些人崴腳後,憑著毅力戰勝疼痛,繼續工作或者活動。殊不知,腳踝是人體最重要的關節之一,它不僅支撐而且平衡著全身的重量,因此如果踝關節受傷必須加以重視。一位患者崴腳之後,仍舊一瘸一拐的照樣行走,過了兩個星期,竟然也“不治自愈”。然而沒多久他又崴了受傷的那隻腳,結果痛得連動都動不了。去醫院後醫生診斷為韌帶撕脫,並告訴他由於第一次崴腳沒有處理好,這次至少需要3至5個月才能恢複。如果這次養不好,便很容易造成習慣性崴腳,也就是說以後隨時都有可能崴著腳。
年輕人愛動愛崴腳,而老人骨質疏鬆更易崴腳。這賈赦老眼昏花,再加上他的關節、骨骼都處於人生中最弱的時候,所以即使隻被石頭絆了一下,腳就給崴了。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多加小心,不要讓崴腳禁錮住我們活動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