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動了龍陽興,同性戀者易傳病(1 / 1)

薛蟠動了龍陽興,同性戀者易傳病

男性同性戀又叫龍陽之興,相傳戰國時有個叫龍陽君的人,為魏王“拂枕席”,以男色事之。此外偏愛男色還有斷袖之癖的說法,源於漢哀帝與董賢共寢,董賢壓住了皇帝的袖子,漢哀帝不肯驚醒他“斷袖而起”。所以這“龍陽”、“斷袖”便代指偏愛男色,在性學上又稱之為男性同性戀。

前麵我們說過《紅樓夢》包羅萬象,這龍陽之興在書中自然也有提到。而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便是呆霸王薛蟠。在第九回中有這樣的記載:“原來薛蟠自來王夫人處住後,便知有一家學,學中廣有青年子弟,不免偶動了龍陽之興,因此也假來上學讀書,不過是三日打魚,兩日曬網,白送些束請禮物與賈代儒,卻不曾有一些兒進益,隻圖結交些契弟。”這契弟便是男性性伴侶的別稱了,學堂裏的幾個小學生,因為貪圖薛蟠的銀錢吃穿,便被薛蟠給哄上了手。由此可見,這薛蟠不光垂涎女色,對這男色也是趨之若渴。

同性戀是一個十分複雜棘手的問題,各學科的專家學者對同性戀的看法和觀點各有說法。在國內醫學界,還有不少人認為同性戀屬於一種性心理障礙或稱為性變態。因為它有悖於道德、審美和健康,並且艾滋病多在這個同性戀這個圈子內肆虐傳播。同性戀往往還是造成家庭和社會不安定的因素,爭風嫉恨激發著編狹怪異的衝突。

在人類性心理的發育過程中,同性愛慕是很多青少年在性成熟過程中伴有的一種階段性、暫時性的正常現象,對心身健康很少有明顯的消極影響。隻有在個別特殊的情況下,某些個別的人才會成為同性戀者。此時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對異性感到厭惡,並開始疏遠異性及避免接觸異性。與此同時,他們卻對性別相同的個體在思想上、感情上乃至行動上產生愛慕之情,希望與之接觸,與之擁抱接吻,與之同床共枕等。

也許這時迫於社會輿論的壓力與影響,不得不去與異性接觸,但那也隻是虛情假意地應付。他們不會不會重視同異性的感情,對同性個體的追求依然會堅持不懈。很多事例表明,在感情方麵,同性戀者對待自己的同性戀人也多像其他異性戀人那樣固執和專一,並迫切希望與之建立較穩定的關係,甚至希望與之組成“家庭”。

同性戀的產生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且因人而異。如幼年時家庭對其養育方式不當,一些男孩被當成女孩、女孩被當成男孩來撫養,或是家庭環境的不良影響,父母總有一方壓著一方。在這些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性心理都有一定程度的歪曲,嚴重者便成為了同性戀。如果能探明造成同性戀的原因,那麼矯正同性戀患者的性取向就有方可尋了。父母在撫養子女時不要將其打扮成“假小子”或“假丫頭”的模樣,要使孩子從小就能正確認識自己身體的生物學屬性;正確扮演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性別角色;對孩子進行及時、適當和正確的性教育;鼓勵孩子與異性之間的正常的社會交往,並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按照生物學法則,高等動物乃至人類中間,個體的性活動對象應該是與自身性別相對應的異性個體而不能是同性。而同性戀者的心理及行為則違背了生物學的這一基本法則。因此,雖然同性戀自古有之,但畢竟僅見於少數人。所以,我們應將同性戀視為一種性偏離。對於已經出現的同性戀傾向或行為,主要應該去教育他們,使他們認識到同性戀不僅有違社會道德規範和習俗,也會因此而影響自身的前程,幫助他們盡量克服這種不正常的心理和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