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錦春意繡春囊,性教育關係到健康
繡春囊是香袋中的一種,可是它很特殊,在《紅樓夢》中被稱為“什錦春意香袋”。這“春”是指春宮圖,也就是說,這繡春囊實際上就是繡著春宮圖的香囊。香囊裏麵裝的香也並非一般的香料,而是媚香、春藥之類的促性發情的東西。
在《紅樓夢》第七十三回“癡丫頭誤拾繡春囊,懦小姐不問累金鳳”中,邢夫人在園內散心,剛至園門前,不想被賈母房內的小丫頭子名喚傻大姐的給撞了。原來這傻大姐手內拿著個花紅柳綠的東西,低頭一壁瞧著,一壁隻管走,才不防撞了邢夫人。邢夫人當然要看看這傻大姐拿的是什麼,一看才發現是這“什錦春意香袋”,嚇得連忙死緊攥住。細問之下,傻大姐說她今日正在園內掏促織玩耍,忽在山石背後得了一個五彩繡香囊,其華麗精致,固是可愛,但上麵繡的並非花鳥等物,一麵卻是兩個人赤條條的盤踞相抱,一麵是幾個字。她不知道這是春意,還想:“敢是兩個妖精打架?不然必是兩口子相打。”左右猜解不來,正要拿去與賈母看。邢夫人當然熟悉此物,所以對傻大姐說:“快休告訴一人,這不是好東西,連你也要打死。皆因你素日是傻子,以後再別提起了。”這傻大姐聽了,反嚇的黃了臉,說:“再不敢了。”磕了個頭,呆呆而去。
在我國的封建時代提倡以“禮”治國,這“禮”的其中之一便是“男女授受不親”,從不把“性”拿到桌麵上來說。因此很多少男少女性意識模糊,這傻大姐便是如此,看了春宮圖還以為是妖精打架,還要拿去讓賈母看看。實際上,這“什錦春意香袋”即是流行於閨閣中的“春宮畫”,是當時少男少女私下流傳性教育的通俗本。按照封建禮教,這種東西當然是見不得光,但傻大姐卻不知道其中的秘密,交給邢夫人後引發了後麵大觀園的抄撿事件。
其實,古代的中醫界和道教界不像尋常人那樣對“性”閉口不談,反倒是對“性”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如《玉房秘決》、《仙經》、《素女經》、《玉房指要》等古籍都對“性”有比較透徹的論述。孔子說過:食色,性也。可見這“性”實際上是人之常情,任何人都不能拒絕和逃避,關鍵是怎樣去把握“性”的正確方向。
青少年心理防範能力薄弱,對其進行正確的性引導和性教育,是他們能夠健康成長的關鍵。青春期的教育大體包括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三個方麵。教育內容的安排與選擇是以性生理知識為起點,性心理指導為特點,性道德教育為重點。通過性教育使青少年正確認識青春期身心發發展變化,注意保護身體,養成衛生習慣,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道德修養,懂得自尊、自愛、自重、自強,具有自我控製能力,能正確對待男女之間的友誼,珍惜青春年華。
性生理主要講解生殖係統的結構和功能,性的發育、月經、遺精等生理現象。通過講解提高青少年對性的科學認識,消除神秘感。性衛生知識包括生殖器衛生、月經期衛生及性疾病的防治知識等。此外,還應該講解性體育保健,例如,女性青少年不要因乳房發育增大而覺得難為情,繼而采取束胸的做法,也不要怕身體長胖而長期節食、勒腰。並要注意攝取足夠的營養來保證身體的健康成長。
性心理知識主要包括月經、遺精的心理準備,頻繁自慰的心理危害,與異性相處的正確態度等。人到青春期,由於內分泌的變化,常常表現為情緒容易激動,心情煩躁,愛發脾氣,尤其是少女在月經期間激動情緒表現得更為突出。所以,青少年應該有心理準備,要用理智控製自己的情緒。
性道德教育主要包括共產主義性倫理知識、性的法製觀念、防止犯性罪錯等,使青少年懂得並能自覺地遵守社會關於性的道德規範和法製規範。使他們認識到性道德是個嚴肅的社會問題。
性是一門科學,對青少年加強在這方麵科學知識教育,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同其它科學知識教育同樣重要。它不光有利於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還有利於培養他們的道德觀與價值觀,有利於預防性疾病,有利於預防他們的一些性犯罪行為。這對於家庭的幸福和社會的穩定,都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