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受煩惱的擺布

據心理學家觀測,人在煩惱時,可使意誌變得狹窄,判斷力、理解力降低,甚至導致理智和自製力喪失,造成正常行為瓦解。煩惱不僅使我們的心靈飽受煎熬,同時它還會摧毀我們的肌體。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調適自己的心態,別受煩惱的擺布。

煩惱就像一粒種子,隻要找到適合的土壤,就能在人的心裏紮根生長。如果你不盡早擺脫它,就會受它擺布。事實上,並不是所有遭受磨難的人,精神上都煩惱不堪。有很多人對生活的挫折、不幸的遭遇很坦然,往往付之一笑,甚至能在苦中作樂。倒是那些平時生活安逸平靜,輕鬆舒適的人,稍微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便會大驚小怪,陷入深深的煩惱之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有位因受煩惱擺布而病重的士兵向醫生求助。醫生了解他的情況之後,對他說:“我要你把人生想成一個沙漏。上麵雖然堆滿了成千上萬的沙粒,但它們隻能一粒、一粒,緩慢平均地通過瓶頸。你我都沒有辦法讓一粒以上的沙粒通過漏頸。你我每一個人都是沙漏。每天早晨,我們都有一大堆該辦的事,如果我們不是一件一件慢慢處理,像一粒一粒沙粒通過漏頸,我們可能對自己的生理或心理係統造成傷害。”

這個沙漏的比喻,點醒了這名煩惱的士兵,不但治好了他的病,戰後他也依照這個思考方式來緩解生活中的壓力。

在生活中,無論你遭受了什麼不幸和挫折,都沒有必要成天生活在煩惱之中。煩惱是一顆有生命的種子,你給它合適的土壤,它就在你的心裏紮根生長,並且會越生越多。

煩惱是一個卑賤之徒。我們要學會調適自己的心態,做它的主人,去駕馭它,管製它,而不能成為它的仆人。否則,將永遠受它的擺布。

有人說,快樂是春天的鮮花,夏天的綠蔭,秋天的野果,冬天的漫天飛雪。其實,快樂就在我們身邊。一個會心的微笑,一次真誠的握手,一次傾心的交談,就是一件快樂無比的事情。

快樂源自於心中

快樂是一種心理性格,是一種心理習慣。如果你想要快樂,你就快樂吧,不快樂的態度隻能加劇困境,使不利的情況更加不利。快樂不是爭來的東西,也不是應得的報酬,更不能乞求別人給予。快樂源自於心中,除非你自願,否則沒有人能夠令你不快樂。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類是沒有任何快樂和幸福可言的。雖然人類一直在尋找快樂,但總是沒有結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麵呢?原來上帝在造人時,和天使們開了一個會議。

“我除了賜予人類智慧之外,還想給予他們快樂。但快樂有時比智慧還重要,因此不能輕而易舉地讓他們得到,否則,就沒有人會珍惜。可是,我們把人生幸福快樂的秘密藏在什麼地方比較好呢?”

“把它藏在高山上,這樣人類肯定很難發現,非得付出很多努力不可。”有一位天使說。

上帝聽了搖搖頭。

“把它藏在大海深處,人們一定發現不了。”另一位天使說。

上帝聽了還是搖搖頭。

“把它埋在土地裏吧,這是人類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一位負責管理土地的天使說。

上帝聽了仍然搖了搖頭。

“我看啊,還是把幸福快樂的秘密藏在人類的心中比較好,因為人們總是向外去尋找自己的幸福快樂,而從來沒有人會想到在自己身上去挖掘這幸福快樂的秘密。”又有一位天使回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