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課 確定明確標準——手表定律(1 / 3)

第十四課 確定明確標準——手表定律

當一個人隻有一塊手表時,就可以知道現在是什麼時間,並且能夠放心的依照這個手表去行事。而當他同時擁有兩塊或兩塊以上的手表,而這些手表的時間又不一致時(並非因為表壞,而是因為誤差),這個人就無法確定現在是什麼時間,因而搞得不知道該依據哪一塊手表去行事,造成不知所從的狀況。但是,如果一個人一塊手表也沒有,就根本不知道現在是什麼時間。

所以,正確的做法就是,一個人要有一塊手表且隻能有一塊手表,所要做的就是盡力去校準這唯一的一塊手表,這塊唯一的手表就是行事的標準。

這就是“手表定律”,此定律是由英國心理學家P·薩蓋最早提出的,所以又被稱為“薩蓋定律”

手表定律給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啟示是:第一,對於一件事或一個團隊要有一個指揮且隻能有一個指揮;第二,選擇多個錯誤參照,必無正確比較。

用協調創造效率

一個團隊沒有指揮,還會造成多個人去做同一件事,其結果效率低下且不說,還有可能造成破壞性後果。

下麵這個笑話就充分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一位大學教授要去參加一個重要的論壇,此次論壇是他有生以來遇到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次。為了在論壇上能夠有出色的表現,從演講稿到穿著打扮,教授都精心做了一番準備。其實,能夠參加這樣的論壇,不僅教授個人激動,全家人也跟著興奮,他的老婆還特地為他買了一套高檔西裝。晚飯時,老婆問西裝合不合身,教授說上衣很好,就是褲子長了那麼兩公分,不過倒是能穿,影響不大。

晚上教授早早地就去睡了。老媽卻睡不著,琢磨著兒子這麼隆重的演講,西褲長了怎麼能行,反正人老了也沒多少覺,於是起身下床,把西裝的褲腿剪掉了兩公分,縫好燙平,然後回房安心地入睡了。

早上五點半,老婆睡醒了,因為家有大事,所以起得比往常早一些,想起老公褲子的事,心想時間還來得及,便拿來褲子又剪掉兩公分,縫好燙平,愜意的做早餐去了。一會兒,女兒也早早起床了,看媽媽的早餐還沒有做好,就想起爸爸褲子的事情,尋思自己也應該為爸爸做點事情,便拿來西褲,再剪短兩公分,縫好燙平……

本來隻是長兩公分的褲子,在一次剪掉兩公分,連續剪了三次之後,哪還能穿?一條好好的褲子就這樣浪費掉了。造成如此後果的原因就是沒有一個指揮,如果吃晚飯時教授當眾宣布由誰來做這件事,就不會發生這樣的後果了。

所以,一個團隊要有一個權威性的指揮,有一個能夠做決斷的人,不僅可以起到團結的作用,還能夠當斷則斷,提高效率。

一個團隊如果沒有統一的指揮,那就會出現群龍無首的局麵,這個團隊就是一盤散沙。並且每個人都各幹各的,就有可能造成勁不往一處使,結果就是在做無用功。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梭子魚、天鵝和蝦居住在同一片湖域,久而久之,他們三個就成了好朋友。一天,他們在路上發現了一輛小車,車上裝了很多好吃的東西。於是,就想把車子拖回家以慢慢享用。所以,三個人決定一齊努力把車子拖回家,說幹就幹,每個人都鉚足了勁,奮力拉車,以致身上的青筋都凸起來,都累得氣喘籲籲。可是,盡管他們每個人都把全身的力氣用上了,可是小車還是在老地方,絲毫沒動。

原來,他們三個沒有把車子朝一個方向拉。天鵝使勁向天上提,蝦一步步向後倒拖,梭子魚在車子的前麵向前拉。

由此可見,一個團隊如果沒有一個指揮,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意願單打獨鬥,就不能形成合力,不論每個人個人的能力有多大,都會被其他人的力量抵消。所以,一個團隊必須有一個指揮,這個指揮的作用就是把團隊內的成員團結在一起,使之在一個共同目標的號召下,行動一致,同心協力,精誠合作,這樣就能形成巨大的合力,從而提高企業的效益。

美國前總統林肯,在上任不久後,召開了一次“七人會議”,這七個人除了林肯之外,其他六個人都是白宮的重要人物。這次會議的目的就是討論並通過林肯提出的一個重要法案。

會議開始後,由於觀點不一致,七個人便熱烈地爭論起來,一上午的時間過去了,可是還是毫無結果。林肯在仔細聽取並分析了其他六個人的意見後,認為法案已經成熟,就拍板決定:“現在我宣布這個法案通過了。”其他持反對意見的人問:“我們還沒有形成多數意見,怎麼就通過了呢?”林肯回答說:“討論是沒完沒了的,必須有人出來做決定,而我就是那個最終的決定者。”

林肯並不是在獨斷專行,林肯已經仔細聽取了其他六個人的觀點,並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認為法案已經達到了合理性、可行性,如果在繼續討論下去,就是在浪費時間。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沒有一個有權力拍板下定論的人,這件事情就永遠沒有結果。“集思廣益”說得是謀劃,謀劃需要多人,而最終的決策隻要一個人就足夠了。

一個團隊沒有一個指揮、沒有一個權威人物是無法正常運轉的,而有多個指揮、多個權威同樣也不行。指揮多就意味著指揮不統一,指揮不統一與沒有指揮沒有多大差別。

當一個團隊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指揮時,就意味著執行者要同時聽從多個人的指揮,要同時向多個人彙報工作。這樣一方麵加重了執行者的工作量,另一方麵就是,當這多個指揮者就同一件事情發出的指令不相同時,就會造成執行者的無所適從,致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有些跨國公司在中國所設的代表機構所采用的“矩陣式”的領導方式,就是某一職位上的人要同時向兩個上級彙報工作。比如,美國某機器設備製造公司在上海設立了一代表處,該代表處的市場專員既要向本地的首席代表彙報工作,同時也要向國外總部的市場部經理彙報工作。兩個領導所下發的指令常常有衝突,首席代表說,自己的決策更符合中國國情,而總部的市場部經理就說,自己的決策更具專業性,搞得市場專員無所適從,隻能等到兩個領導達成共識後,再去行動,結果往往是延誤了市場時機。

造成一個團隊內部有多個權威,而這些權威人物都享有同等指揮權的另一原因,就是在這個團隊中有著能力相當或不相上下的人。這些能力相當或不相上下的人,誰也不服誰,結果就是不能形成一個最高權威,以致誰都說了算,其實又是誰說了都不算。下麵這個例子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