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為企業指明前進的方向——目標管理 9.逐個完成每一個小目標(1 / 2)

第1章 為企業指明前進的方向——目標管理 9.逐個完成每一個小目標

【德魯克箴言】

凡是工作狀況和成果直接地、嚴重地影響著組織的生存和繁榮發展的部門,目標管理都是必需的。

德魯克指出,管理者若看不到目標地前進,結果真的很可怕,可見明確的目標對於管理者是多麼重要。美國行為科學家愛德溫?洛克提出“目標設置理論”:指向目標的工作意向是工作激勵的主要源泉,具體的目標能夠提高績效;一旦我們確定了困難的目標,會比容易的目標帶來更高的績效;有績效反饋比無績效反饋帶來的績效更高。德魯克在他的著作《管理的實踐》中提出目標管理的概念:如今,以“根據公司的戰略規劃,組織運用係統化的管理方式,把各項管理事務展開為有主次的、可控的、高效的管理活動,通過激勵員工共同參與,以實現組織和個人目標的過程”為定義的目標管理,已經成為一種越來越受歡迎的管理方式,但這並不是全部。目標管理強調把組織的整體目標轉化為組織和個人的具體目標,對員工個人來說,目標管理提出了明確的個體績效目標,因此,德魯克總結道:每個人對他所在組織的績效都可以做出明確而具體的貢獻。如果所有人都實現了各自的目標,他們組織的整體目標也就能夠實現。

任何目的和任務必須轉化為明確的目標,而且大方向確定後還要根據每階段不同的情況分成若幹小目標,逐個達成。例如公司的年度計劃是純利潤達到一個億,這樣一個口號放在那裏誰都不知道從何下手,而各部門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爭執、推卸等問題。不如將年度計劃細分為某部門完成某計劃,爭取得到多少的純利潤,逐個完成每一個小目標,綜合起來就是大的目標了。這就好比將走完一條長長的階梯,把短期目標定位為每次成功踏上一節台階,每完成一次給自己設立下一個能力範圍內的新目標,不知不覺就能達到頂峰。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出人意外地奪得了第一名。記者圍攏過來,最渴望知道的一點是,他憑什麼取得如此卓越的成績。

山田本一的回答,簡短到隻有一句話:“用智慧戰勝對手。”參加馬拉鬆賽,運動員之間比的是意誌和耐力,與智慧到底有什麼關係,讓人如墜五裏霧中。1986年又一次國際大賽在意大利米蘭舉行,山田本一再次代表日本參加比賽,結果又是獨占鼇頭。

麵對記者伸過來的話筒,山田本一的回答還是那句話:“用智慧戰勝對手。”運動員在賽場上,看上去是鬥勇,實際上也是在鬥智。記者們猜測,山田本一之所以這麼說,肯定有他的道理。至於怎樣運用智慧,仍是叫人摸不著頭腦。

1996年山田本一過了運動高峰期,在自傳中他披露了個中奧妙。每次參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路線仔細看一遍,並將沿途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說第一個標誌是一家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就這樣一直畫到終點。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短跑的心態奮力奔向第一個目標,跑到第一個目標後,又以同樣心態奔向第二個目標。

整個路程被我分解成幾十個小目標,比較輕鬆地就跑完了。開始我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就把目標定在42公裏外的終點線上,結果跑到十幾公裏就已經疲憊不堪了,因為我被前麵那段遙遠的路程嚇倒了。

所謂近期目標,是指在團隊發展的每一個階段,給自己設置一個可以接受的、具體的、具有一定困難的目標,也可以理解為是實現遠大宏圖的階段性目標。

博恩?崔西說:“成功最重要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成功的首要因素是製定一套明確、具體而且可以衡量的目標和計劃。”在企業馬拉鬆跨欄的過程中,有一點是一定要注意的,那就是每跨過一個欄以後就要看到下麵一個欄在哪裏,這個欄要事先設立好。一個有理想的企業,或者說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企業,一直有不斷的目標。

1990年,澳柯瑪集團在詳細的市場調查的基礎上,果斷地提出了內部挖潛改造、自我約束,量力而行,走內涵或低成本擴張道路的經營戰略目標。通過企業的產品調整、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相結合,設計和開發出BD一150型頇式家用小冰櫃,填補了我國家用小冰櫃市場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