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榮譽:點燃內心火焰 讓榮譽激勵自己
西點新生一入學,就要首先接受16小時的榮譽教育。然後,以不同的方式將榮譽教育體係貫穿於4年學習生活的始終。目的是讓每一個學員逐步樹立起一種堅定的信念:榮譽是西點人的生命。
西點認為,榮譽教育可以激發學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可以化作強烈的內在動力,幫助每個學員完成學業,取得成就,並進而影響學員一生。一個西點的軍人是掙的薪水哪怕是最低收入,但他們覺得自己是這一偉大事業中很重要的一份子,視軍人為最大榮譽,把自己的一生與西點軍人緊緊聯係在一起。
西點軍校校友、美國第十八任總統尤利塞·S·格蘭特:“進入‘西點’,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挑戰。”格蘭特總統言外之意,隻有努力,才能讓你的榮譽繼續下去。
是的,當獲得榮譽後,要把榮譽作為前進的動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榮譽。
天生好奇的你一定聽說過“避雷針”,若你所住的樓房比較高,你可能早已發現你家的樓頂上安裝有避雷針。避雷針的發明者是美國的本傑明·富蘭克林,他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科學家、音樂家和發明家。
富蘭克林逝世後,有人評價說他是十八世紀,僅次於華盛頓(美國的首屆總統)的名人。美國人為了紀念富蘭克林為美國人民做出的卓越功勳,將100美元(1988版、1996版)印為本傑明·富蘭克林頭像。
其實,富蘭克林還有一連串的頭銜——音樂家、作家、發明家、出版商、科學家、政治家、外交家、哲學家、啟蒙思想家等等,每個頭銜都代表著,在這些方麵有著當時絕大數人無法超越的成績、都代表著崇高的榮譽。
富蘭克林並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富裕的生活,隻所以能夠在多個領域取得輝煌的成就,就是因為當他在某一個領域取得了成就,獲得了榮譽後,並不滿足於現狀,而是用獲得的成績和榮譽激勵自己越戰越勇,不斷向前進或縱向延伸,使自己進而獲得更大的成就,最終成為彪炳史冊的偉大人物。
下麵就是有關富蘭克林的故事,通過這些故事,看富蘭克林在榮譽光環的照耀下,是怎麼做的。
玻璃琴是富蘭克林1763年發明的樂器,莫紮特,賴夏德,羅利格,舒茲,瑙曼外,貝多芬與理查德·史特勞斯曾在作品中用到這種樂器。富蘭克林在音樂方麵取得了成就,發明了樂器,人們尊稱他為音樂家。
他沒有止步,又涉足自然科學,成了名符其實的科學家。
為了對電進行探索,曾經作過著名的“費城風箏實驗”,在電學上成就顯著,他創造的許多專用名詞如正電、負電、導電體、電池、充電、放電等成為世界通用的詞彙。他提出了電荷不能創生、也不能消滅的思想,後人在此基礎上發現了電荷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