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回府,字麵上的解釋就是大軍解散,軍士們回折衝府。
而折衝府的作息規律,通常是冬季征召軍士訓練,春天這種農忙時節遣散軍士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該種地種地,萬萬不能誤了農時...
所以這大軍回府的旨意有了,基本上就等同於大軍解散。可以回家了!
可這後麵的但是,又讓李峰的心提了起來...
“但是這大軍都在這了,衛裏的意思是直接留一部分人,提前番上。你和九郎,都在這名單之中!”
“孫押官攛掇的?”
一聽馮隊正的話,李峰立馬明白過來。
這番上,全稱番上宿衛。乃是府兵們的日常任務,就是輪流派兵進入京城,保衛京城。按照現在的規定,百裏外五番,五百裏外七番,一千裏外八番,每番一個月;二千裏外九番,每番兩個月。
也就是距離京城百裏左右的折衝府,每五人即為一組。這五人輪流到京城執勤,一次一個月。每個人平均就是五個月就要有一個月待在京城執勤,一年兩個月。
本來這也沒啥,畢竟番上宿衛就是府兵們正常的工作。可惡心就惡心在這,現在是什麼時候?春耕啊!
古代的春耕有多重要,那還用說嗎?!
作為一個在二十一世紀長大的九零後,李峰沒挨過餓。但卻不是沒有從自己老爹、爺爺口中聽到過去的故事...
在千年後,新中國剛剛成立時,都有發生過饑荒。要不是袁老爺子弄出雜交水稻,渡過了最困難的時期,讓祖國慢慢休養生息,重新建立儲糧、供糧體係...
也不至於把某些家夥喂得太飽...
由此可以想見,農業技術發展上千年尚且有饑荒存在。在這唐朝,春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春耕時期的番上宿衛,堪比後世軍中的“二班崗”。
那屬實是人嫌狗厭!人人都恨不得躲得遠遠的!
“這事也不能全賴他,畢竟在軍中,不比在府裏。衛裏的老爺們哪裏有精力管下麵,一道旨意下來,咱們就得做。”
馮隊正歎了口氣後,繼續說道。
“衛士們不樂意這時候去番上,就讓隊官帶頭,這時候孫押官就給你報上去了。隻能說適逢其會...陣將都發話了,他直接越過我喊名,我攔都沒法攔...”
“我明白了,不礙事!不就是番上嘛,去就是了!”
李峰嗬嗬一笑,這姓孫的也就這點能耐了...
“不過我去可以,九郎必須回府!不瞞隊正,我陳家坊兩月前出丁一十四人,其餘人分在別的隊,我說不上話。也不知道有幾人輪到這番上的差事。”
“但我們隊隻有我和九郎兩人,總不能我們兩都去番上吧?我兩一去,別的隊再挑中幾個,回頭坊裏勞力不足,定會誤了春耕!這事莫說陣將,就是鬧到陛下那裏,也是咱們占理!”
“好,我答應你。回頭我再找陣將說說,想必不會拒絕!”
聽著李峰斬釘截鐵的話,馮隊正點點頭。
這事確實如李峰所說,這次提前番上,人員調動不歸折衝府負責。大軍編製也和折衝府不同,衛裏的人沒經驗,不好管,搞了個隊官帶頭做示範出來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