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天 76.禮尚往來,不吃“免費的午餐”(2 / 2)

侍者笑了笑,說這算不了什麼。他送兩位老人出了門,轉身接著忙自己的事,把這件事情忘了個一幹二淨。

沒想到後來有一天,侍者接到了一封信函,打開看,裏麵有一張去紐約的單程機票,並有簡短附言,聘請他去做另一份工作。他乘飛機來到紐約,按信中所標明的路線來到一個地方,抬眼一看,一座金碧輝煌的大酒店聳立在他的眼前。原來,幾個月前的那個深夜,他接待的是一個有著億萬資產的富翁和他的妻子。富翁為這個侍者買下了一座大酒店,深信他會經營好這個大酒店。

這就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希爾頓飯店首任經理的傳奇故事。

一個好的態度和一顆善良的心都可以換來這麼有價值的東西,那是因為對方明白免費的午餐並不美味,懂得感恩才會滋味美妙。

給予別人,不僅是一種自我犧牲,也有利於增強自信。這些心理上的收獲,不付出是得不到的。同時,天下沒有白吃的虧。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給予對方的東西,終將以某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報給我們,還可以贏得別人的尊重。而那些喜歡占便宜的人,每占了別人一分便宜,就喪失了一分人格的尊嚴,就少了一分自信,長此以往,必將在人際交往中找不到立足之地。

漢德先生既沒有學曆,也沒有金錢,更沒有人事背景,但是,他卻能成為一位成功的企業家。

他到底是如何成功的呢?

答案很簡單:他是一個很會體貼別人的人。他對周圍人的體貼,甚至超過了別人的需求。

隻要你說要上他那裏玩,他都會萬分地歡迎你去,希望你能住幾天。背地裏,無論他是多麼拮據,內心多麼苦惱,他都好像隨時在等著你的光臨。他竭誠地接待你,甚至在你回去的時候,還要帶些小禮物、土產之類的東西。

無論是多麼忙碌,漢德都不會表現出你的來訪所帶來的忙碌,對他會是一種麻煩和困擾。朋友問他何以如此,他說:“像我這樣一無所有的人,如果要與別人相處,就不能不令對方感到和我來往,會得到某些方麵的愉快與益處。”

像漢德先生原本一無所有的人怎麼辦?與人相處,如果不懂得首先要付出的話,估計不可能有什麼收獲的。他之所以獲得那麼大的成功,就是因為他樂於先付出。

其實,人際交往就是一個交換的過程。人們總是在不斷地用自己的東西交換著別人的一些東西,以備自己不時之需。不管是物質上的還是情感上的,都是如此。當然,有時候,這樣的交換過程是比較緩慢的,不是一時能見到結果的。因此,不要著急等著你的回報,要耐心,要有恒心。

要想別人為你付出,你就要先付出;別人先為你付出,你就要更加付出。與人相處,絕不要光想著“吃免費的午餐”,而要做到“禮尚往來”。這樣,你的人脈才會越來越廣,與任何人都能相處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