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大江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高中畢業後順利考取了一所重點理工科大學,阿珍則不幸落榜,跟我進入同一所大專就讀。
在那個年代,考上了重點大學就意味著畢業後就有穩定的工作,一輩子旱澇保收,對於在極度貧困環境中長大的大江來說,他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上大學機會,由於家裏沒有錢,也沒有親戚願意資助,他上四年大學的學費都是申請助學貸款,生活費則依靠勤工儉學,有時候生活費有結餘,他便寄給阿珍。
風華正茂的他們陷入甜蜜的初戀中無法自拔,他們的感情並沒有因為距離的遙遠而變淡,大江每個月都會寫一,兩封充滿了濃情蜜意的情書給阿珍,兩人還約定每周通一次電話,由於大江的經濟比較緊張,阿珍接到電話後,總會體貼地打過去,兩人一聊至少就是半個小時左右。
雖然阿珍的脾氣很暴躁,但是那時她對大江的感情卻是真摯的,就在兩地傳書的情濃意深的戀愛中,他們分別從各自的學校畢業。
大江畢業前夕,由於沒有錢交清貸款,他拿不到畢業證,阿珍向她的父親要了五千元寄給大江,使得大江順利畢業。
當時他對阿珍的傾囊相助感動不已,由於他上的是重點大學,按照學校的推薦,他本可以留在學校所在地,有一份穩定的高薪工作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願望,可是為了跟阿珍在一起,他毅然放棄了穩定的工作,跟阿珍一起來到南江當上了漂泊不定的打工仔。
阿珍隨我們一起來到南江後,起初在一家公司擔任文員,工資八百多元,大江則憑著過硬的專業知識和重點大學的燙金文憑,順利進入一家大公司擔任電子工程師,在那個月工資隻有幾百元的年代,大江的月薪有六千元,我們這些滇沛流離,居無定所的同學們都對阿珍羨慕不已,她找了一位有本事的男朋友做依靠,以後的生活就有指望了。
大江的能力得到了領導的極大賞識,並對他委以重任,大江完成主導設計的一個項目後,公司一次性給他發了二十萬元的獎金,那時南江的房價隻有幾千元一平方,大江的這筆獎金無疑是一筆巨款。
拿到獎金後,大江就和阿珍結了婚,並一次性付清全款買了房子,成了我們班同學中第一個在南江買房子的,我們一起來到南江打工的同學對她的生活羨慕得無以複加。
婚後大江和阿珍分別從各自的單位離職,他們在電子城租了一個攤位做生意,他們已經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並買了汽車,一家三口的日子過得比蜜甜。
不管初戀有多甜蜜,過日子還是無法逃脫鍋碗瓢盆醬醋茶的單調,多美好的回憶也敵不過一日三餐的枯燥,隨著經濟條件的日益好轉,大江和阿珍的感情卻漸漸出現了裂痕,他們的脾氣一個像鋼,一個像鐵,兩人吵起架來互不相讓,在日複一日的爭吵中,曾經有過的濃情蜜意漸漸消耗殆盡,十幾年的感情也沒有逃脫七年之癢,大江罵阿珍好吃懶做,不會體貼人,阿珍則罵大江大男子主義強烈,性格霸道,不尊重她,將她的經濟控製得太死。
他們吵起架來互不相讓,兒子八歲那年,心灰意冷的阿珍正式與大江離婚,他們從浪漫的初戀到恩愛的模範夫妻,還是落得離異的下場,讓同學們惋惜不已。
按照協議,兒子的撫養權和存款,電子城的攤位全部歸大江,他帶著兒子搬出去租房住,裝修豪華的房子歸阿珍所有,不過她和大江有商議,房子隻能留給兒子,阿珍有居住權,不得轉售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