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零九章 離山(1 / 2)

收徒事畢,秦先羽還在燕地停留了半年之久。

半年間,五大弟子並未令他失望,俱是極為出色,而最讓他感到驚異的還是善愈,原本隻是在上百弟子裏排在中遊,然而如今和其餘四人相比,也不遜色,仍是居於中遊。

十二弟子中,有兩人漸漸平庸,而另有一人行事不甚端正,被他貶出外門。然而在其餘弟子中,倒是出現了六位令他十分滿意的弟子,上次選徒之時還不甚出色,但在這半年之中,卻漸漸比其餘弟子更為傑出,能與秦先羽心中記下的十二弟子並肩,其中表現最好的一人名為善辰,幾乎能比得上五大弟子。

秦先羽為了激勵,也示意有心收善辰為第六弟子,但因為心係南方蠻荒疆域一事,暫時壓後。

這半年來,他教導五大弟子,時而指點其餘弟子,發掘其中的好苗子。

其實秦先羽授法教導的方法並不高明,可是身為首座真人,總不好眾弟子才收歸入門,就匆匆離開山門。因而留在這裏潛心教徒,並靜心修行,如今時過半年,也差不多穩定下來,勉強可以脫身。

今日,他召起百餘弟子,聚在一處。

比起半年前,這些弟子都或多或少有所成長。

而半年來,自從他們劃歸第十脈之後,麵對其他各脈弟子指指點點以及異樣目光,諸多議論,不免有些不甚自在,仿佛異類。不過久而久之,倒也平淡了下來,倒是起了磨礪心性的效用。

“我過些時日,將要離山一行,由玄衝長老和你們明途師叔教導修行,而聽音閣與鬥法閣的聽講,也不能落下。”

秦先羽緩緩說道:“你們須得勤勉修行,待我回山之後,會再次選徒。”

眾人無不吃驚,有人略顯慌忙惶恐,有人驚喜激動,不一而足。

“待我回山後,能夠令我滿意的便可劃歸名下,至於原本在我名下的弟子,倘如修行懈怠,令我不能滿意,便逐出名外。”

秦先羽說道:“但下一次選徒也並非徹底定下,依然如半年之前一樣,未來若不能令我滿意,亦是逐出名外,若是令我滿意,可劃歸名下。我也不瞞你們,在中州燕地第十脈徹底落定,昭告天下之前,你們是身為十脈弟子便有許多難以徹底穩定的變化,比如選徒一事就是如此。”

眾人俱是聽得心潮難定,盡數跪倒。

秦先羽微微點頭,說道:“切記,修行不能懈怠。”

“是,祖師。”

眾弟子齊聲應話。

這眾弟子均為善字輩,屬四代弟子,而秦先羽身為當代弟子,相隔數代,乃是祖師和徒孫的輩分,自然不能亂了規矩。

雖然這些弟子劃歸第十脈,可畢竟隻是四代弟子,修為尚淺,年歲極小,總不能因為秦先羽收徒,便破格提升至二代弟子,列作三代弟子。並且,這些弟子如此年輕,修為也過於淺薄,隻能和各脈善字輩弟子相比,若是與其餘各脈長老並肩,便又有了許多矛盾之處,又要生出許多爭端。

一個羽化已經擾亂了中州的規矩,在第十脈再也不容有這類特例。

因此這些弟子還是四代弟子,屬於隔代徒孫,而非秦先羽的徒弟。

包括善業善無等五名弟子,俱是如此。

雖有師徒之實,但非師徒之名。

原本掌教真人考慮到這裏,確是有些思慮,畢竟有師徒之實,卻無師徒之名,著實不是一件令人歡喜的事情。掌教真人經過深思熟慮,曾示意秦先羽,倘如召集眾脈首座及長老,加以商議,或許可以將這五名弟子收為親傳弟子,位列二代,當然,其餘上百弟子便隻能是四代弟子。

可秦先羽考慮之後,還是婉拒此事,依然把五大弟子劃在善字輩四代弟子中。

既然會擾亂中州燕地的輩分,那便作罷。再者說,既然是商議,必然會有爭端,何必再起風波?

不論是否有師徒之名,但這些弟子依然還是在他名下,祖師和師父雖然輩分不同,稱呼不同,屬於隔代再傳,可在他眼裏,卻還是一樣的。

“眼下我為第十脈首座,一代弟子,而他們都屬四代弟子,中間原本應當作為中流砥柱的二三代長老弟子則盡數空缺,不免尷尬。不過這種尷尬隨著未來歲月流逝,總會消去,待得過去數百年,輩分交替,等這些四代弟子輩分提高,補足了空處,也就沒有了這種尷尬局麵。”

秦先羽心中暗自思忖道:“隻是未來後輩弟子翻閱第十脈的名冊時,便會發現第十脈初代首座真人之後的兩代弟子,是一片空白,隻從第四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