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一十章 燕觀主(1 / 2)

南梁國位於中州極南之地,處在兩界山邊上,而國都京城有一座道觀,名為燕支觀,傳聞是仙界所傳承的道統,而道觀主人亦是一位懷有神通道術的修道人,非同凡俗,國中百姓盡都視之為在世的老神仙。

陽機城內,繁華似錦。

城外十裏處,有一小山,山腰有一茶亭。

相較於城中繁華,城外山野自是顯得荒涼,更時而有山林野獸。

這茶亭正好給人一處歇腳休息的好地方。

今日天氣涼爽,且無霜無雨。

茶亭不大,做的是養家糊口的小本生意,亭中隻得四張桌子。

靠內一桌,僅坐了一人。

此人麵貌清秀,一身淡色道衣,麵上含笑,正聽著眾人高談闊論。

“小道長,您的茶水。”掌櫃的滿頭大汗,低笑道:“往日裏隻有天氣炎熱時,行人口渴,我這茶亭才有這麼熱鬧。今日天氣涼爽,原以為沒多少生意,竟是遇上了這商隊的幾位貴客,一時忙碌,招呼不來,讓您久等了。”

那年輕道士微微一笑,說道:“不礙事,貧道不急。”

掌櫃的說道:“這裏離陽機城僅有十裏,已是最後一處歇腳的地方。一般商隊迎風塵而來,幾乎都會在這裏略作休息,休整過後,養足精神,才往城池行去,畢竟精神好了才好作生意。而眼前這幾位貴客多次往返,倒是熟人了,不好耽擱,您且稍待,點心待會兒就上。”

年輕道士點了點頭,笑道:“掌櫃的自去忙罷,貧道在此等人,不忙。”

掌櫃大喜,自去忙碌。

年輕道士飲了口茶水,這尋常茶亭的茶水,自然比不了燕地仙山上的靈茶清泉,但他兩三年間初次下山,倒覺頗有韻味,他看著周邊眾人,心中暗道:“掌教真人命我前來南梁國,我乘坐古皇金船趕來此地,但不好駕淩城內,才在附近停下。適才發出訊息至今已有一個多時辰,怎麼還不見有人來此接我?短短十裏,竟然無人趕來,莫非有事耽擱?”

還在這般想著,那邊商隊談天論地,已然談起了城內神仙之事。

秦先羽不禁定下心神,仔細去聽。

“話說本朝國師燕觀主,就是一位懷有神通道術的人物,憑空能生水火,可在刀鋒劍刃之中來去,腳步行走間都有罡風凜冽。據說當初在皇帝麵前便是走了七步,風雷之聲驟起,喚作踏鬥布罡,就得了極大的賞賜。”

“當初他老人家也曾經呼風喚雨,在旱季招來雨霧,滋潤大地,真是神通廣大,法力無窮。”

“本朝大學士原本認為這些事情都是胡說八道,故弄玄虛,曾上本參過燕觀主,後來親眼見到他老人家施法,才徹底信服,從此尊稱為老神仙。”

“像燕觀主這等駐世的老神仙,實是百姓之福。”

秦先羽聽著眾人議論,在心中和掌教真人交給他那些關於梁國的介紹,不斷互相補益,豐滿充實。

梁國雖然是處於上界秘地,但被燕地豢養,作為選徒的地方,隔絕其他修道人,因此修道人在梁國仍是極為神秘的。不像是其他地方,就算是凡人百姓,也都知曉世上有修道之事,大多也都期盼自己或者後人,能夠有幸得遇仙緣。

所謂的燕支觀,其實就是燕地駐守在這裏的一處傳承,燕觀主正是燕地派遣出來的一位外門長老。

而這裏的風氣,確實不像是中州常見的風氣,略微添了些南州的彪悍,總體而言,與幽州塵世的大德聖朝略有相像,但卻還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

比如大德聖朝杜絕修道人顯法於世人眼前,但是在這梁國,隻是不允許燕地本門弟子之外的修道人踏足,卻是沒有限製顯法於人的規矩。

其中顯法最多的,自然便是燕觀主,因而也有了老神仙的稱呼。

至於燕地,梁國上下並不知曉這個名字,許多年的古老傳說中,梁國百姓隻稱作是傳說中的仙山。

而燕支觀就是仙山在人間的道統傳承。

“不過最近城中有了不少奇怪的風聲,聽說邪人在國中各處蠱惑人心,連燕觀主這種懷有大法力的老神仙都不能盡數清除,還向仙山之中求援,後來請來了一位法力更高的仙人。”

“然後呢?”

“最近那些邪人銷聲匿跡,但這種仙家事情,總不是我們所能獲知的。”

“也是,燕觀主這種老神仙,誰也不能揣度。”

“聽我爺爺講,在他年幼時,燕觀主就已經是梁國的國師,後來我父親那一輩,他還是國師,到了我這一輩,燕觀主還是國師,當真是長生不老的神仙。據說燕觀主接掌燕支觀的歲月已經十分悠長,曆經了四代帝皇,依然是如此道骨仙風的模樣。”

“燕觀主是老神仙,能夠長生不老,也是情理之中。”

“可惜無緣拜入他老人家門下,沒有這修仙煉道的仙緣。”

“我家一位遠親,他家孩子出生之時異象頻生,倒是有幸被燕觀主選中,送往仙山。而後來我家那遠親也被燕觀主重賞,已經是一方富庶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