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 117 章(1 / 3)

《駙馬如手足, 情郎如衣服》/青色兔子

第一百一十七章

梁國的重騎兵是穆明珠曾在前世作幽靈時親眼見過的。

在最後那場梁國與大周的對戰之中,她看到潮水般的梁國騎兵向岸邊湧來,而衝在前麵的騎兵, 不隻騎士身上的鎧甲反射著月光,連他們胯|下的馬身上也有鎧甲反光。不但人, 連馬都刀槍不入。

在揚州時,穆明珠曾幾次對齊雲提起梁國的重騎兵。一來是她心中擔憂, 自己也在思考要如何破解梁國的重騎兵;二來是她清楚母皇有意安排齊雲往北府軍中去, 那麼齊雲遲早要領兵與梁國對戰,多一些關於重騎兵的了解、便多一分勝利的希望。

在重騎兵出現之前, 譬如從前秦末漢初一統匈奴的冒頓, 號稱有控弦之士三十萬——這些“控弦之士”,多是不穿鎧甲的輕騎兵, 來去迅速、機動靈活。直到梁國南下,占據了大片中原地方, 一來是據有青州、兗州豫州等產鐵礦的主要地區, 又有焦道成這等豪族奸商、為了金銀不斷從大周境內輸送鐵礦出去, 在製造鎧甲的礦石方麵, 梁國是很充足的;二來是梁國占據中原之後,兼有遊牧與耕種之民眾, 後者為梁國帶來了大量的繁衍人口, 使得梁國擁有了數萬名冶鐵、打鐵的匠人。據穆明珠前世後來所知,梁國皇帝拓跋弘毅提前數年便把這些鐵匠都遷徙至洛州, 要他們沒日沒夜得製造鎧甲兵器。

在梁國越來越強大的國力支撐下,經過數年的準備,梁國終於組建起了一支所向披靡的重騎兵。

正是此夜上庸郡的大周將士之所見。

齊雲隱在半山腰的山林之中,望見那為首的一列重騎兵, 馬上騎士都手持一樣極為罕見的兵器。

那兵器似長|槍,卻有長|槍兩倍之長。

因那兵器實在太長,不似刀槍劍戟,騎士便不握其尾端,而是捉著其中段,側置於身畔。

那兵器長,其鋒刃也長,前端寒光閃閃、鋒利無比的鐵器長過男子手臂。

這正是北境騎兵握於手中,便可威力倍增的馬槊。

齊雲隻是當下一看,也知其與重騎兵結合後的殺傷力,更何況他曾聽公主殿下細說過這梁國馬槊的厲害之處。需知這馬槊長、槊頭鋒利也就罷了,梁國上好的馬槊,其槊鋒有打出八棱來,宛如頂級的寶劍。普通的鎧甲又或是鎖子甲,在這等八棱馬槊的攻擊下,就好似一張薄紙那麼脆弱。因而梁國這等馬槊,又名“破甲槊”,是梁國這些年來百戰百勝的利器。

而這破甲槊與重騎兵相結合,兩軍對陣之際,對方的長|槍還未能挨上梁國騎兵的身,自己的鎧甲心肺都已經為馬槊所破——簡直是毫無還手之力。

這樣的殺器在手,攻城略地不在話下,哪個有野心的皇帝不想擁有呢?

可是不隻是重騎兵的組建養護耗費巨大,就隻說重騎兵手中所持馬槊,亦是造價不菲。從前隻有那些門閥大家的重要子弟,才能裝配此兵器。尋常官員也不過佩戴裝飾華麗的寶劍以表身份。誰能想到梁國國力之盛,竟能打造出一支配備了馬槊的重騎兵來呢?

齊雲的目光挪向山腳下的密林之中,那裏由白馳與劉肆領兵,藏著萬人的結陣步兵與三千人的輕騎兵。他們的任務是埋伏在山腳,阻斷梁國大軍殺向上庸郡主城之路。雖說是埋伏,但一旦現身,那就是真刀真槍的明著幹,所以領隊的將軍必須得是經過沙場的老將。與此同時,齊雲領兵從半山腰以弓|弩協助阻擊。而老將軍黃威坐鎮於主城之中。

“速報信於白馳與劉肆兩位將軍。”齊雲快速沉聲道:“來的是甲騎具裝的重騎兵,當先少說有五千之數,皆手持馬槊,不可與之短兵相接。命他們埋伏在山腳密林中,隻以羽箭侵擾。”

衛兵立時快馬下山傳話。

齊雲刹那之間便能如此決斷,與此前在揚州聽穆明珠所言不無關係。

當初穆明珠同他說起梁國重騎兵之後,曾分析過兩種破解之法。其一是針對重騎兵的短處,那就是笨重、不夠靈活,因為戰馬背負著騎士以及兩副鎧甲的重量,隻能進行短途的衝鋒,一旦距離過長,戰馬不但體力不支、而且因為身披鎧甲影響散熱也難以為繼。那麼大周的士卒就可以充分發揮機動性,依靠地形的優勢打“遊擊戰”。其二則是以戰鬥體係來破解,因為重騎兵的人難破,但馬卻容易破,隻是需要長時間操練大周士兵,使其配合到位,隻要能使“人仰馬翻”,那麼重騎兵的威力也就蕩然無存了。

此夜倉促之間,第二條法子是難以施展的。

那麼便唯有以機動靈活性,來化解重騎兵的威力。

齊雲命衛兵傳話後,便立時調集所領的三千弓|弩|手,迅速趕往山腳下——因為麵對這樣甲騎具裝的重騎兵,弓|弩|手唯一還能起作用的地方,隻有騎士與戰馬不得不從鎧甲中露出來的眼睛。

而如果要在黑夜中射中眼睛,無疑需要很近的距離,在半山腰是不成的。

那傳話的衛兵常於山林中來去,不走山間石階,而是從小徑上一路扯著樹枝、踩著青苔野草“滑”下去,不過片刻便趕到了山腳白馳、劉肆兩位將軍身邊。

誰知那衛兵把齊雲的命令一傳,白馳與劉肆都嗤笑出聲。

白馳擦著手中長刀,冷笑道:“回去告訴咱們那位小中郎將,他若是怕得縮了卵子,盡可以藏在山上,看爺爺是怎麼收拾這些雜碎的。等爺爺殺完了賊人,他再穿著那鋥亮的靴子站出來,束著兩手領功勞便是。”

劉肆也嘲弄道:“總之誰不清楚是怎麼回事兒呢?不過就是公主殿下的準駙馬,來窮鄉僻壤晃一圈,回去建業城裏也算是立過功業的人嗎?怎麼?如今隔著八百丈遠,見了幾個穿甲的梁人,便嚇破了膽?自己要逃命,還要捎帶上爺爺們嗎?爺爺們跟咱們那小中郎將不一樣,爺爺胯|下有東西……”

跟隨在白馳、劉肆身周的四五名將領也都大笑起來。

在他們出言嘲弄的時候,梁國騎兵雷鳴般的聲響已經越來越近,但是那聲音隻是巨大,還不激烈——梁國騎兵最先過來的一批,還沒有進入衝刺,戰馬也隻是在低速跑動。

白馳與劉肆等人,就在這沉悶的馬蹄雷鳴聲中,麵無懼色嘲弄著齊雲所傳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