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們原本可以活得更好 2、不受別人掌控(1 / 2)

第五章 我們原本可以活得更好 2、不受別人掌控

在論述這個話題之前,請先看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我曾引用到2010年我創作的一部小說中。

有一位高僧非常喜歡蘭花,於是,他種了許多名貴的品種。在講經說法之餘,他對蘭花悉心照顧,愛之如命。一天,高僧因事外出,交代弟子們好好照顧蘭花。但是,有一個弟子在澆水時,不小心把蘭花架碰倒了。許多名貴蘭花,全跌在地上,支離破碎。這個弟子心想,師父回來看到心愛的蘭花這番景象,不知道要多生氣。高僧回來後,看到蘭花架下傷心的弟子,竟然一點兒也不生氣,反而平靜地安慰弟子,說種蘭花是為了用香花供佛,同時也美化寺院環境,並不是為了傷心難過的。

這世上沒有誰不希望自己過得快樂。但是,這快樂的決定權到底是誰在把握?是生活還是你抑或他人?

你每天都會麵對很多人很多事,你的情緒也在隨時發生變化,這是真實的生活。對人生而言,也是如此。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比如,你遇到不講理的上司,碰到一個觸你黴頭的人,一個野蠻跋扈的女人,嫁給一個不給力的人,這時候你會有怎樣的反應?

一次,我和幾個朋友開車去郊外的箐河瀑布遊玩,到一個岔路口時堵車了。由於這裏沒有設紅綠燈,所以堵車是常有的事。正是考慮到這點,我們幾個才決定早一點出發,沒想到還是堵車了。開車的朋友狂按喇叭,一臉不開心相,嘴裏罵著:“他媽的,怎麼這麼倒黴,昨天出去也堵,今天又碰上了。”

我說:“你是不是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都不開心啊?”

他回答:“這還用說!”

我說:“那是不是遇到100次,你就不開心100次,這一輩子有多少個100次呢?”

他看了看我,沒有說話,之後也沒有再罵。

這時,另外一個朋友對我說:“你說得挺有道理的,咱們犯不著為這事不開心,要不會影響到我們去箐河的心情啊!”

開車的朋友說話了:“這個道理我也懂,可就是控製不住自己。”

如果你是這位朋友,你會和他一樣嗎?如果你和他不一樣,那麼,恭喜你,你是一個能掌控自己情緒的人。如果你也和我的朋友一樣,那麼,你在生活或工作中,性情一定處於急躁之中。現在,我把這種情況設定在這樣一種環境中,看看你是否還能掌控自己的情緒。如果總是有什麼人或什麼事觸動你敏感而脆弱的神經,那你的生活,是誰在掌控?

還以我這位開車的朋友為例,這個世界上很多人既讓自己掌控著,也受製於別人。有一些人看得很清楚——對待不開心的人或事,有人則隱藏得很深,不是那麼容易看得到——遇到不開心的事或讓其痛苦的人——他可以忍住。還有一些人更敏感,隨時都會不開心或痛苦。但是,他不會隻希望自己不開心或痛苦。於是,他會把不開心和痛苦附加到別人身上。這些人都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讓外部的環境、他人來掌控自己的情緒,然後導致自己失控。

生活總是充滿複雜性的,就算那些宅男宅女,也一樣逃不過各種幹擾。因此,當上述這些情況一旦發生,他們要麼隱藏自己內心的脆弱,不讓別人看見。就像一個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她以為這樣做就會快樂,其實她憂傷的眼神早已出賣了她內心的痛苦。如果內心的不開心和痛苦無法隱藏,他們除了沮喪、不安、害怕、易怒……還能怎樣呢?就好像你妻子每天打麻將,不理家務,不照顧孩子,你喜歡的人就是不喜歡你……這種人我們將其稱之為情緒的失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