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我們原本可以活得更好 2、不受別人掌控(2 / 2)

這樣的人會不自覺的將痛苦和快樂交付給別人,交付給生活。換句話說,他沒有讓自己做自己的主人。這個“別人”可能是你的上司,你的妻子,你不認識的人,你過去的自己……所以,你經常會聽到這樣的人習慣性地說,“你怎麼能這樣,你太讓我傷心了!”“他都這樣,我為什麼不能這樣?”“我太衝動了,哎,所以才弄成現在這個樣子。”

現在,讓我們回到開始那個關於禪師的故事。禪師是屬於那種隻有快樂的人。換句話說,他內心隻有快樂的心智模式,沒有什麼事和人能讓他不開心。當禪師的弟子不小心將他種的蘭花弄壞時,他選擇的不是大發雷霆、一味責怪。他說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話:種蘭花是為了用香花供佛,同時也美化寺院環境,並不是為了傷心難過的。這位禪師一語道出了快樂的秘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生活中的禪師總是能找到合適的辦法來處理生活、工作、個人之間的矛盾的。因為,他很清楚,不管外部環境怎樣,不管他人怎麼對他,不管生活有多麼的不幸,下一步的生活都是他可以掌控的。他要做最好的自己,他時刻保持著最好的情緒狀態。

於是,放眼到現實生活中,當你不幸遇到讓你傷心的人,你可以選擇溝通或離開;你遇到堵車時,可以耐心等待或者選擇其他的通道;孩子如果不聽話,你可以好好的教育他,以一個老師或朋友的身份平等的和他相處;上司無端對你發火,你可以包容他……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說自己不快樂,是誰在讓他們不快樂,是生活還是他們自己抑或他人?其實答案並不複雜,快樂與否關鍵還在於他們自己。我見過周圍的人,他們當中不乏為情所困之人,他們的情況正如一首歌所唱:“離開傷心的地方……不再為你牽掛。”離開曾經讓你傷心過的地方,你就能開心?如果你找不回為愛迷失的自己,努力忘記過去,就算你到任何一個地方,依然不會過得開心。我見過周圍的一些人,他們總想換工作,或者到另外一個地方,其實他們當中有些人並不是工作出了問題,他們隻是情緒的失控者,總以為是別人在作弄自己,認為到另外一個地方,就能改變這一切。於是,他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從一個團隊到另一個團隊,可他們卻從來沒有感到快樂過。

為什麼他們總是跟自己、跟生活、跟他人過不去?為什麼快樂對他們來說如同稀世珍寶,為什麼他們以為放縱和麻木自己就能快樂?有問不完的為什麼,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如何掌控自己,像那位禪師一樣生活。

當然,你可能要說自己不是禪師之類的人,不可能完全做到他們那樣。但是,至少你可以讓自己坦然一點,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痛苦。從不好到好,從好到更好,甚至從更好到最好。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不斷地超越過往,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