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老鷹”型員工和“鴨子”型員工實際上分別代表的是“職場勇士”與“職場懦夫”。這兩種類型的員工,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是有著天壤之別的,根本無法並駕齊驅。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世界上到處都是謹小慎微、滿足現狀、懼怕未知與挑戰的人,而勇於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戰的員工,始終猶如稀有動物。
有許多年輕的員工,每天在茫然中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領回自己的薪水,高興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後,仍然茫然地去上班、下班……他們從不思索關於工作的問題:什麼是工作?工作是為什麼?可以想象,這樣的年輕人,他們隻是被動地應付工作,為了工作而工作,他們不可能在工作中投入自己全部的熱情和智慧。他們隻是在機械地完成任務,而不是去創造性地、自動自發地工作。
我們沒有想到,我們固然是踩著時間的尾巴準時上下班的,可是,我們的工作很可能是死氣沉沉的、被動的。當我們的工作依然被無意識所支配的時候,很難說我們對工作的熱情、智慧、信仰、創造力被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了,也很難說我們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我們隻不過是在“過日子”或者“混日子”罷了!
其實,工作是一個包涵了諸多智慧、熱情、信仰、想象和創造力的詞彙。卓有成效和積極主動的人,他們總是在工作中付出雙倍甚至更多的智慧、熱情、信仰、想象力和創造力,而失敗者和消極被動的人,卻將這些深深地埋藏起來,他們有的隻是逃避、指責和抱怨。
工作首先是一個態度問題,是一種發自肺腑的愛,一種對工作的真愛。工作需要熱情和行動,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奮,工作需要一種積極主動、自動自發的精神。隻有以這樣的態度對待工作,我們才可能獲得工作所給予的更多的獎賞。
應該明白,那些每天早出晚歸的人不一定是認真工作的人,那些每天忙忙碌碌的人不一定是優秀地完成了工作的人,那些每天按時打卡、準時出現在辦公室的人不一定是盡職盡責的人。對他們來說,每天的工作可能是一種負擔、一種逃避,他們並沒有做到工作所要求的那麼多、那麼好。對每一個企業和老板而言,他們需要的絕不是那種僅僅遵守紀律、循規蹈矩,卻缺乏熱情和責任感,不能夠積極主動、自動自發工作的員工。
工作不是一個關於幹什麼事和得什麼報酬的問題,而是一個關於生命的問題。工作就是自動自發,工作就是付出努力。正是為了成就什麼或獲得什麼,我們才專注於什麼,並在那個方麵付出精力。從這個本質的方麵說,工作不是我們為了謀生才去做的事,而是我們用生命去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