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山必有缺,其勢蕩蕩(2 / 2)

希望帝國和這些珍貴木料一樣,萬年不朽。

全國各地的泥水匠、木匠、金匠和銀匠,塑像和浮凋凋刻匠,紡織工,花邊織造女工和繡花女工,畫匠,製纜繩工,鋸木工,金銀絲絛帶工,凋金工,地毯工,組鍾匠,船匠·······共有五萬八千多人,全部聚集在均州這個小城。

他們像一群不知疲倦的螞蟻,在工地上將各種材料搬運、切割,重新組合,天心城位於一片巨大寬闊的平地,這裏被來來往往的工人的腳踩過,被來來往往的車輪碾過,幸好一切都幹燥,這應當歸功於開始投入夏季懷抱的春季。

按照原定計劃,武定皇帝會在今年秋天,巡遊均州,視察他的都城進度如何。

那時候天幹物燥,大家就可以跪下,用不著擔心把褲子的膝蓋處弄髒。

當然,現在人們都不需要再考慮這個問題了。

因為武定皇帝對這個攻城很是不滿,據說要殺人了。

~~~~

火藥或丁字鎬從堅硬的地底開出的鬆土、碎石和鵝卵石由人們用手推車運走,削平山頭和挖新坑填平山穀。體積大、分量重的填充物靠釘上鐵皮的車運送,除了裝車和卸車的時候之外拉車的牛和其它牲畜均不得停歇。

人們靠四肢和臀部背著石頭爬上搭起的木板斜坡,送到腳手架上,應當永遠讚頌發明墊肩的人,他懂得心疼這些人。這些工作已經說到過,簡單地歸納為體力勞動,之所以舊事重提是因為,不應當忘記這種藝術由於極為普通、微不足道往往被人忽視。

後世研究者在寫的時候也往往信手拈來,心不在焉,於是他們所做的事就被人們做成的事所埋沒。最好是我們親眼看一看,如果從高處往下看則更好,在均州這座古城,在人來人往的山頭、眾所周知的山穀以及木鳥上空俯瞰,一些木板房正在腐朽,來依裏亞鬆林遭到砍伐;燒磚燒石炭的窯日夜冒煙,這類窯這數以百計;許多船隻還在運磚,開進漢江,沿一道人工開的運河運到工地邊緣碼頭;大小車輛運來都城所需的這種或那種材料;另一些車輛則從武當山裝運石頭。

黑壓壓的人群像螻蟻般在山下掙紮著,在他們身後,站著數以千計的齊國戰兵,這些原先的帝國精銳們,在國舅爺的強力邀請下,被他們的主官秦建勳派到北方,遠離長江、淮河防線,用以監督這些被拖欠工錢的工人們。

由於天心城營造關乎重大,在某種意義上說它是個軍事工程,不容有失,所以當賬房先生們驚訝發現,工程賬目上的銀子遠遠不夠支付工人工錢時,國舅爺忿忿不平道:

“錢錢錢!隻想著錢,為了大齊,為了武定皇帝千秋大業,苦一苦,罵名我來擔,去,告訴這群刁民,不準再提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