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我的故鄉我的民(1 / 3)

裴大虎和林宇知道這次任務關係重大,他們不知道,均州這座城,對太上皇的意義,是多麼重要。

所有人都知道,均州或者說即將建成的天心城,將會是帝國的中心。所以均州不能亂,不容有失。

抵達均州城時,眼前所見情形,讓他們震驚不已。

城東老營碼頭檣桅如林的盛況已經不再,碼頭上隻剩稀稀疏疏幾條破舊漁船,幾個麵黃肌瘦像鬼似得漁民,正在岸上晾曬漁網。

大船呢?運送木料石料,運送工匠手藝人的大船呢?

沒有人回答裴大虎問題,因為確實不需要回答。

碼頭見不到幾個人影,大船或許去了荊州,去了江南,連工人們搭建的窩棚也不見蹤影,像是被一陣風突然吹散。

要知道當初在此建造天心城的軍民,最多時候可是有十多萬人,現在全都不見了。

城東曠野上隻剩下些光禿禿的腳手架,還有幾處殘垣斷壁,牆壁兩側狼藉不堪,散落著石塊沙土,能搬走的東西早已被人搬走。

幾個身形佝僂的老人還在腳手架來回走動,努力搜尋一切可以帶走的東西。

裴大虎放下望遠鏡,略顯落寞道:“爛尾了,國舅年紀不大,本事倒是不小,東西都搬空了,什麼都沒給大齊留下。”

林宇麵無表情,好像對國舅掏空大齊的行徑無動於衷。

“林大個子,你說這朝鮮棒子,現在還在不在均州城?”

林宇輕輕搖了搖頭,目光望向城門口一群乞討的流民。

裴大虎不再問他,轉身對兩個手下道:

“國舅或許還在均州,不管他想造反還是想逃走,老子都要去會會他,看他現在變成什麼東西了,咱們四個人走在一起太過紮眼,把馬拴在城外,一個人看著,其餘三個去找幾件漁夫的行頭,等會兒進城。”

半個時辰後,兩個身形魁梧的漁民挑著擔子,沿均州城東城恩門入城。

走近均州主城的那一刻,裴大虎便感覺到了這座城池的衰落。

鋪滿青石板的街道上見不到幾個人影,原先忙忙碌碌的碼頭現在隻剩幾條小漁船還在停靠,漁船上的漁夫或站或坐,神情麻木的望向岸邊。

裴大虎找尋了半天,也沒遇到一個朝拜武當山的香客,要知道說十多年前,均州城內人山人海,每天都是數不清的香客從臨近各省,各府縣趕來拜謁真武神。

“搖錢樹一般的好地方,交給國舅,這才幾年就變成這樣了,真是造孽!”

原先被修葺完畢的城牆,現在變得破破爛爛,像剛經曆過一場激烈戰事。

把守城門的士兵蜷縮在城門洞裏納涼,遠遠望見有人進城,隻是懶洋洋的朝林宇瞟一眼,身子一動不動。

林宇帶著個手下走在前麵,裴大虎跟在後麵,他們扮做販魚的漁民——均州挨著漢江,很多人以捕魚為生。

“或許國舅逃了,逃到南明去了。”

裴大虎這樣安慰自己,當然,他更希望秦建勳能及時派人援助,他不想讓手下在這裏送命。

四人走過城門,向西走了一段路,所見皆是衰敗殘破,四周商鋪稀稀拉拉開著幾個,城隍廟前唱戲說書的都沒有了,均州往日的熱鬧已不見蹤影,乞丐流民烏泱泱的一大片,街頭巷尾蹲了一排又一排。

裴大虎咬緊牙關,帶著巨獸一般的林宇一路向西邊行走,很快就走到朝武街。

裴大虎讓林宇把包裹裏的長刀拿了出來,扛在肩上,招搖過市,震懾周圍。

朝武街,這條因香客得名的街道,現在卻成了流民乞丐的天下,香客一個沒看到。

流民或躺或坐,不時望向幾人,他們盯著裴大虎身上的包袱,露出詭異的神色。

懾於巨獸般的林宇和那把重達幾十斤重的大刀,沒人敢上前來搶。

“找地兒歇歇腳,問問國舅爺現在是啥情況,再去府上會會他,這狗賊,把均州禍害的不輕!不能輕饒!”

五六年前,太上皇選址都城,裴大虎曾來過均州城一次。

那時的均州還很繁華,古城挨著漢江邊,卡著航運重要節點,縣城以上水麵較窄,以下水麵較寬,作為上下遊貨物集散地,又是朝拜武當山的停靠點,江邊碼頭一天到晚人來人往,非常繁忙。

河南、山西、陝西南下的山貨,湖南、江西北上的南貨,都在此下貨中轉。

朝拜武當山的香客多在此歇腳,香、紙、鞭炮、絲綢藥材擺了滿滿一條街,從碼頭一直延伸向武當山腳下,稱之為朝武街。

可是眼前,滿目蒼夷,處處殘破,路邊不時還能看到幾具餓殍和插著草標賣身的女子。

大齊不準有妓女,不準有乞丐小偷!也不準販賣人口!

武定皇帝曾經誇下這樣的海口。

沒想到有朝一日,帝國的都城(或者說是準都城)竟然餓殍遍地,窮苦之人爭相賣身。

裴大虎走了一段路,發現有幾家國營的絲綢鋪已經被搶劫,店鋪貨架被人點燃,正冒著黑煙,店門口象征國營的黑龍旗隻剩下光禿禿的旗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