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人生是沒有退路的單行線 11.生活還在繼續
一周後,景萱出院回家。
她住院這些天,公公婆婆爸爸媽媽輪流去醫院照顧她,雖然有了段越,基本也不需要他們做什麼,但他們還是願意每天輪流做好了飯,送到醫院去,看著她吃飯,或者陪她說說話。景萱明白,他們是怕她想不開。連固執的段正偉,也會把報紙上看來的笑話講給她聽。這讓景萱的心在經過喪子之痛後,感到了溫暖和撫慰。
她想,這就是親人,他們平淡無奇,不會給你如火的激情,不會說甜言蜜語,甚至,常常為了保護你而做出一些讓你無法接受的事。但是,一旦你遇上坎坷和挫折,他們是惟一願意用自己的生命去解救你的人。他們永遠在你最需要的地方等著你,陪伴你,渡過難關。
景萱做小月子期間,被父母公婆幾個人嚴防死守,不準看書看電視電腦,不能開窗不能沾涼水,不能洗澡,甚至不要她下床,飯也端到床上吃。
家裏的一切都被他們包了,景天成唱戲給女兒解悶,段正偉便在旁邊給他拉二胡伴奏,景媽在廚房做飯,婆婆幫著洗菜淘米打下手,連段越都插不上手。景萱驚訝地發現,原來死不對頭的景天成和段正偉,在這一段時間裏,思想高度統一,態度堅決一致,相當地和諧。
可是景萱的話越來越少,她常常坐著發呆,莫名其妙地流淚。她想她的孩子,想得心疼。她不止一次地從夢中驚醒,給段越講述夢中的情景:“老公,我夢見我們的孩子了,他眼睛像我,鼻子像你,在草地上又蹦又跳,唱的歌可好聽了……”
段越抱緊她,沉沉歎氣:“不要想他了,人和人也是講緣分的,他可能和我們沒有無緣吧。”
“我們是不是不會有自己的孩子了?”
“不會的,醫生不是說了嗎?再過半年就可以再懷孕了。就是真懷不上,咱們倆過,不也挺快樂的嗎?周總理和鄧穎超不也沒有孩子,人家張海迪也沒孩子,不都過得很好嗎?”
滿月後,父母公婆各自回家。景萱又回到了原來的生活,讀書,寫字,思考,整理書稿。她很少說話,把自己關在家裏不肯出去,怕別人問起時不知道怎麼回答。有時候在窗前坐一會兒,看到同一棟樓裏和她同時懷孕的女人,挺著大肚子在樓前走過,心裏就酸得不行,又羨慕又自卑。
江若禪和阿彌姐要來看她,都被婉拒了。她知道她們關心她想安慰她,可是她需要的是平靜和淡忘。她隻想把自己藏起來,慢慢療傷。
後來,景萱在網上遇到一位精通佛學的阿姨,聊到這個孩子,阿姨告訴她:生命隻是一個禪機,在與不在,都是一個過程而已。過程有了,就有了存在,長長短短都是無常,不必在意。生活還要繼續。
如同醍醐灌頂一般,景萱的心,“嘩”地一下就敞亮了。夜裏,她抱著段越,看著他憔悴的臉,又心疼又內疚。這段時間,她隻顧著自己悲傷,連他都忽略了。難道他不傷心難過?他不是和她一樣,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她的臉輕輕貼在段越的臉上,充滿歉疚地對說:“老公,對不起,這段時間你受苦了。”
段越摟著她笑了:“你都受那麼罪了,我受這點兒苦怕什麼?想開了就好了,你知道我最擔心是什麼嗎?”
景萱仰起臉,問:“你擔心什麼?”
“看你天天憂愁苦悶的樣子,我真怕你得抑鬱症呢。”
“老公,從今天起,我們都徹底忘了他吧。明天,一切重新開始。”
“就是,你不是常說嗎?有愛就有希望,咱最不缺的就是愛,所以呢,咱們什麼都不怕。”
景萱把臉埋在段越的胸前,眼淚又悄悄溢了出來。是的,她怕什麼呢?失去孩子固然遺憾,但她還有一個舉世無雙的珍寶,那就是她深愛著、也深愛著她的丈夫——段越。他們一起走過這段艱難的日子,更加明白,有一個人與自己同行,共同麵對生活中的風霜刀劍,一起分享平淡日子裏的喜悅與幸福,有多麼重要。
她愛他,他是她30多年的生命裏除了父親之外最重要的男人。結婚3年,她給他使過性子發過脾氣,製造過無數的麻煩,可他始終陪伴著她照顧她,不離不棄。她這樣一個並不完美的女人,卻被他傾心寵愛,猶如天使。
所以,無論上天給她多少磨難,隻要給過她這樣一個男人,就不能說沒有給過她禮物。她愛段越,如果有下輩子,她一定在佛前求上五千年,讓她還做他的妻,讓她有一雙健康的腿,去照顧他,疼愛他,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