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忙將鄱陽湖相關事務交給了阿芳處理之後,陳東便一個人來到了星子水文站,說是幫忙,其實他能做到的,也就是隨17連來抗洪搶險的官兵一起每日巡邏。
每每遇到洪水管湧的時候,他們便衝上去,用盡各種方式堵住管湧。
17連的連長先前還覺得這個大老板是來這裏作秀來的,但是看到了陳東做的每一件事之後,他終於確定,這個陳東心裏裝著家國,肩上擔著社會責任,他並不是那些唯利是圖的老板。
“陳大老板,你這麼強大的體魄,不當兵真是可惜了。”連長時不時地湊上去跟陳東說幾句玩笑話。
陳東從口袋裏摸出了一個小酒壺,默默送上去,“當兵不就喝不了這麼好的酒了嗎?”
連長剛要接過去,聽他說這是酒,趕緊又放下了已經伸出的手,“這......”
他環顧四周,見周圍都沒有人,想了想,還是過不了自己那一關,“不行,這是要犯紀律的。”
陳東苦笑了一聲,仰頭將小酒壺的酒給吞了。
雖然住在星子水文站,但是陳東不僅要巡邏水文站的堤壩,有時候縣城發生了內澇,他也要隨著17連的士兵們一起去幫忙,有時候是卸貨,有時候是扛沙袋等等。
他去的地方往往是災情最嚴重的地方,而這些地方,不僅道路被毀,通訊塔也整個隨著泥石流淹沒在了水中。
人與人之間的通訊傳遞信號,物資運送等等,一切手段都回歸到了最原始的時候。
這時離特大洪水的爆發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陳東手上的摩托羅拉,有時候雖然能夠收到信號,但是也總是斷斷續續的。
後來他幹脆把手機放到了住的地方,幾乎不再給誰打電話了。
到7月下旬的時候,洪水已經退去了大半,雖然降雨仍然集中在長江幹流和支流上,但是根據新聞上報道的線索來看,曾經爆發特大城市內澇的地方,洪水都已經退了。
此時通信網絡陸續恢複,他們終於收到了新聞媒體的種種報道。
央視和地方電視台都開始策劃樹立抗洪搶險事件和英雄人物典型,其中尤其以鄱陽湖的劉書記作為宣傳點。
自從劉書記溺水之後,受到了龍騰集團各大醫療、康複機構的關照,這個時候有人注意到了龍騰這個公司。
到達鄱陽湖縣醫院了解劉書記受傷整個過程的時候,記者從劉書記和周師傅的口中,知道了同一個人,那就是陳東。
後來經過多方了解之後,記者才逐漸揭開了陳東領導龍騰抗洪的整個過程。
不少人在仔細調查了龍騰全球采購物資的行動之後,才逐漸了解,原來在2月份的時候龍騰就已經預言長江,嫩江,鬆花江等流域會發生特大洪水。
甚至龍騰的老板,還幾次聯絡內地專家組,要求專家小組建立洪水預測模型。
在專家組確定了特大洪水有可能會在長江全流域爆發之後,由林老主持,各相關部門召開會議,討論相關的應急搶險措施。
記者調查到,當時召開會議的時候,不少人都反映,開會的過程中他們看到了龍騰的大老板,衝進會議室,要求各地方政府緊急撤離危險區群眾。
轉移群眾,這件事情做起來規模龐大,事務繁雜,專家組一開始還不敢下定論,是在龍騰老板的堅持下,他們才開始討論相關的措施。
掌握了龍騰這一具體的行動線索之後,央視用了大量的篇幅報道了龍騰以及社會,熱心人士為災區捐款捐物的愛心行為。
有人從鄱陽湖縣縣長的口中得知,現在陳東正在星子水文站巡邏堤壩,記者們為了收集報道材料,不惜冒雨扛著長槍短炮來到了鄱陽湖星子水文站。
在央視的畫麵中,整個星子水文站已經被淹了兩層樓,實際上他們已經被洪水逼到了樓頂來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