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赴會吟詩,先聲奪人(1 / 2)

(今第一章,求訂閱,求自動訂閱!)

陳三郎以往所見的風月建築,大都是一座樓的款式,上麵扶欄站著些花枝招展的姑娘,揮舞著手帕,嬌笑嗲聲,吸引顧客上門。。23uS。像現在這一座庭園的格式,甚是少見。不過也不奇怪,在夏商王朝,煙花之地絕非單純做皮肉生意,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據點,環境優雅,筆墨鼎盛。

“兩位公子,請!”

魚水園門口站著麵目娟秀的少女,屬於迎賓的,但容貌身段俱是上佳,走路搖曳之際,姿態動人。

迎賓的都這般質素,那麼裏麵坐著陪客的可想而知。

陳三郎曾見識過十裏秦淮的畫舫,與這園子一比,可以各有春秋,魚水園並沒有輸多少。

葉藕桐第二次來,識路,對那迎賓少女道:“我們與人有約,到謝家居。”

原來庭園被分成許多個獨立的院落,格局布置,各有不同。但見庭園內樹木婆娑,每隔幾步樹上便掛著大紅燈籠,灑下光華來,帶著朦朧的美意。當走近了些,那些院落中不時傳出絲竹之音,以及嬌笑聲來,氛圍很是靡靡。

一會之後,順著一條碎石徑就來到一座院落門外,卻是別出心裁地用修竹為籬笆,圍起院子,看起來非常清幽。

門額上懸一副橫匾,寫著:謝家居。

三個字端正,筆劃內斂,頗具韻味。

進入院落,見房屋那邊燈火明亮。歡聲笑語不斷。

當葉藕桐與陳三郎邁步入屋,歡笑聲戈然而止。然後一道道目光便看過來,落在兩人身上。

燈火照人。陳三郎視線一掃,便看見個大概。

屋中頗為寬敞,擺開五個桌子,其中四桌上都坐著人,剩一桌空著。總共約有十多人這樣。由於生著火塘,炭火炎炎,很是暖和,諸人都穿得單薄,尤其幾位陪酒的姑娘。更是輕紗罩體,酮、體若隱若現,舉手投足間有魅力流溢,稍微定力不足的,就會把持不住。

“哈哈,瞧是誰來了?”

“可不是葉大才子嘛,姍姍來遲,還以為你今晚不來了。”

“昨晚敗興而歸,難免心中悒悒。不過勝負乃兵家常事,來了便好。”

“咦,今晚倒帶來個幫手……”

更多的目光打量著陳三郎,見其年輕得過分。眉清目秀,神色淡定從容,被這麼多人注視。毫無拘謹緊蹙之意。

“藕桐兄,不介紹一下?”

席間一個舉子道。

今晚有陳三郎在。葉藕桐信心滿滿,哈哈笑道:“各位。這一位在我揚州大名鼎鼎,乃是今屆揚州鄉試解元,陳姓,字‘道遠’。”

頓一頓,對那位發問的舉子道:“榮兄,昨晚你問我今屆鄉試屈居亞元有何感受,現在我可以跟你,居於道遠之下,葉某與有榮焉。”

這是很高的評價了。

文人相輕,才子驕傲,誰願甘拜下風,而且發自肺腑的佩服?

看往陳三郎的眼神,頓時變得有些不同。

在座的諸人對葉藕桐有所了解,知道他自尊心極強,更要麵子。昨晚縱然挫敗而歸,但主要輸給車輪戰,非戰之罪,明顯不服氣。這樣的人居然當著那麼多舉子的麵,自己居於陳三郎之下,與有榮焉,那麼陳三郎究竟何方神聖?

眾人麵麵相覷,都看到彼此眼中的茫然。

這個世界資訊蔽塞,而且陳三郎也並未有什麼驚世之作流傳,作為非揚州舉子,對其可以並無了解。現在隻聽葉藕桐陳三郎是今屆揚州鄉試的解元,這個身份倒有些紮眼。

士林重名,在考子眼中,解元和一般舉人區別甚大,更值得關注。

昨晚聚會的時候,那“榮成”故意哪壺不開提哪壺,要揭葉藕桐短處,他作為成名已久的江南才子,鄉試隻考到亞元,心中作何感想。

這原本是打擊人的心理戰術,不曾想葉藕桐堂堂正正地大聲回答。

如果陳三郎年紀大些,倒還能接受,問題在於如此年輕,像是初出茅廬的家夥,葉藕桐表現得如此心悅神服,其中就有問題了。

麵對一張張或茫然,或驚訝的麵容,陳三郎團團作個揖,淡然道:“見過各位。”

與葉藕桐坐在空蕩蕩的那個桌子上。

立刻有跑堂的過來,點頭哈腰地遞過兩份名冊。

陳三郎原本以為是菜譜,可打開一看,見上麵一頁頁,畫著形象各異的仕女圖,留白處又有字句備注解釋,明此女名字,性情,以及擅長技藝等,更有價格欄目。

這個,也太貼心了吧……

陳三郎有些無語,看那些仕女圖,一幅幅都畫得精致唯美,各具風情。當然啦,其中肯定有藝術加工的成分在,但總體而言,真人絕不會差到哪裏去,這才能對得起那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