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資料大綱中,後麵思路有些凝滯,今隻有一章,**真不好醞釀呀!感謝書友“老羞”“月光下孤獨的狼”“鑽進書裏的胖子”的慷慨打賞!)
二月初九,長安不見春。( )
清晨冥冥,北風呼嘯,有彤雲凝聚,轉眼間竟飄落下雪花,一點點,如破碎的梅花瓣。
這便是春雪了。
長安外城,西北郭處有一座院落,咿呀一響,院門打開,走出一個道人來。
氣寒冷,今正陽道長穿得厚實,他抬頭望了望空,將鬥笠戴上,不教雪花落在頭發上。
“真人慢走。”
後麵傳來恭送的聲音。
正陽道長隻微微一點頭,邁步上街,慢慢向著前方走去。
時候尚早,又下著雪,行人稀少。
穿過數條街道,約莫大半個時辰後,他出現在一條偏僻冷清的街道上。
這街道兩邊多樹木,經曆寒冬的洗禮後,光禿禿的樹上開始萌生出新芽,有綠意蔓延,並不畏懼落下的雪花。
“這一春,倒來得早……”
正陽道長喃喃道。
很快,他就來到兩株楓樹間的一座道觀門前。道觀不大,牆壁不少地方都顯露出斑駁的古意,氣息滄桑。
“昆侖觀!”
觀門之上掛著牌匾,寫著這三個字。
正陽道長過去,敲了敲門。過不多久,觀門打開,一個道童探身出來觀望。
“你去稟告你家真人知曉。就青城山故人來見。”
道童打個稽首:“稍等片刻。”
重新掩上門,入內稟告。很快。他就跑出來開門迎接:“有請貴客。”
正陽道長隨著道童進入主殿,一進去就看見供奉在上麵的老君像。老君像前一盞長明燈,燈火幽幽。燈火旁邊的蒲團上坐著個道士,麵皮白淨,雙眉濃黑,留著一叢短須。
這副模樣,看上去不過四十多歲。可正陽道長卻知道對方道法有成,駐顏有術,實際年齡比自己還要長得多。
昆侖觀主持忘機真人。
正陽道長脫掉鬥笠,稽首問候:“見過道兄。”
忘機真人看見他雪白的頭發。皺紋勾勒的麵容,忽而歎息一聲:“如斯犧牲,真得值得?”
正陽道長淡然笑道:“道兄也是道門中人,何出此言?”
忘機真人默然,半餉緩緩道:“如此看來,你家少主基業指日可待了。這番入京,又為何事?”
“道兄何必明知故問?”
“嗬嗬,紫禁城雖然有消息出,官家身體抱恙。但到了何等地步,始終隻得個猜測。”
正陽道長嘴角彎出一抹笑意:“可終歸會有那麼一不是?而且這一,絕不會等太久。”
忘機真人歎息一聲:“是啊……官家膝下本有七子,可惜夭折三人。隻剩四個。自從前太子事發,被官家置辦,這太子的位置就一直空懸著。沒有著落,此乃禍國之根也。”
他所的。涉及一件朝野大事。五年前,有人告發太子密謀篡逆。證據確鑿。聖上大怒,將太子打入冷官,軟禁起來。自此之後,就再沒有設立太子了。如果聖上身體安康,沒有太子也沒什麼,然而聖上狀況堪憂,一旦發生不測,又沒有儲君接替,局勢很容易就陷入混亂,上演慘烈的奪嫡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