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婆婆媽媽話婆媳 2.為什麼說婆媳關係是一種錯綜複雜的心理關係?(1 / 1)

第一章 婆婆媽媽話婆媳 2.為什麼說婆媳關係是一種錯綜複雜的心理關係?

從兒媳婦的角度來分析。像我們在婚姻中對對方抱有過高期望一樣,媳婦對婆婆的過高期望也會影響曰後的關係處理。其中包括媳婦期望很快能與婆婆建立一種親密無間的關係。這種期望來源於戀愛期間與未來婆婆的親密關係。殊不知戀愛時期表現出來的婆媳的親密是雙方為贏得對方的好感而做出的一種姿態,隻是為了努力促進戀愛關係向婚姻關係轉化,和實實在在的關係還有很大的距離。

有一對戀愛的男女,每次女方去男方家時,婆婆總是做許多好菜來招待她,逢年過節時,總是送給她一個大大的紅包。她也表現得彬彬有禮,每次到男方家都帶禮物給未來的婆婆,並搶著幹家務活。可是,婚後婆媳倆都很失望,熱情的婆婆不再為其沏茶倒水,而逗人喜愛的兒媳婦也是坐著等吃,不再幹家務活。另外,兒媳婦期望能從婆婆那裏得到一種新的母女關係,還期望婆婆為婚後的生活承擔更多的義務。婆媳之間的矛盾很多是因為覺得對方該做而沒做的事引起的。兒媳婦常常覺得婆婆在家應承攬家務,添置大件東西時婆婆該給予經濟資助,該侍候“月子”、該帶孩子、該給孩子做棉衣、該……婆婆會由於種種原因完不成這些“義務”;而兒媳婦認為所有的這些事情又是天經地義的,於是便會有很多的不滿和怨氣。

從婆婆的角度考慮。有人把婆媳之間的矛盾說成是“兩個女人爭一個男人”的矛盾是頗有道理的,雖然多數母親盡量去接受新媳婦,但內心深處總有兒子被奪去的強烈感覺,對兒子和兒媳婦,通過情愛結合在一起這一事也抱有嫉妒情緒。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有的母親在潛意識裏覺得兒子被兒媳迷住後,開始變心,要把母親拋棄,所謂“娶了媳婦忘了娘”,婆婆內心不免有些失落感。那種獨占的感覺、擁有的感覺都消失了。再者,女人經曆了婆媳兩種角色,想到她當兒媳婦時受過婆婆的氣,因而產生一種報複心理,有朝一日,當她熬成婆婆之後,要把這種怨氣出在兒媳婦身上,因而造成婆媳不和。媳婦與家人相處不和,還有原因,如媳婦與小姑、小叔或妯娌之間發生衝突,也會引起婆婆的不悅,怪罪於兒媳婦。抱有這種潛意識的母親,對兒媳婦往往懷有仇視、嫉妒心理,這也可以說是做母親的一種本能。無論是多麼有修養的母親,在這一點上都無一例外。對於一些自身的婚姻狀況不理想的母親更是如此,她們把愛全部傾注在兒子身上,把兒子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而一旦兒子長大成人,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母親們就開始坐立不安了。她們害怕那些年輕漂亮的競爭對手把兒子從身邊搶走。即便兒子成家以後,有些母親還有事沒事地去兒子家串門或不停地給兒子打電話,詢問並試圖繼續插手兒子的生活起居。婆婆把兒媳婦視為天敵,甚至采取種種手段想把兒媳婦趕走。另外,做兒媳的則十分在意丈夫與婆婆之間的紐帶關係。這種紐帶越是牢固,做兒媳的便越是強烈地渴望切斷它,以使丈夫的心思都能集中在自己一個人身上。這一方麵緣於妻子的獨占欲,另一方麵也跟妻子的麵子有關。因為做妻子的總是認為對丈夫來說自己應該是最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