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沒有不可能,方法總比問題多 3.步入激發潛能的氣氛中(1 / 1)

第1章 沒有不可能,方法總比問題多 3.步入激發潛能的氣氛中

卡耐基指出:“在人的一生中,無論何種情形,你都要不惜一切代價,步入一種可能激發你潛能的氣氛中,可能促使你邁上自我發達之路的環境裏。”

羅賓斯沒上過大學,卻成為舉世聞名的激勵大師。在他數十年的職業生涯中,曾為克林頓和曼德拉釋疑解惑,也曾給世界頂尖級的運動員指點迷津。

羅賓斯認為,貪婪畏縮和缺乏動力是阻礙人銳意進取的絆腳石,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是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人生的動力一如雪球,會越滾越大。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差別就在這裏。當一個人感召別人時,也在改變著自己。過去已無法挽回,未來不可操作,隻有現在采取行動。

全力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才是最明智的選擇。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趕緊行動,就要有進取心去促成行動。年輕人心中有美好的前景,才會想到要改變現實,進而訴諸於行動。在一次次巡回演講中,他致力於喚醒聽眾的信心,試圖提高他們的生活素質,扭轉他們的人生航線。

要把夢想變為現實,就得為自己營造誌在必得的心態。先了解自己最想要什麼,才能每天努力去追求,並維持追求的動力。生在什麼都不可能發生的家庭,羅賓斯之所以從不可能中脫穎而出,上進心就是他最大的資產。

一位老太太見到羅賓斯,迷惑不解地詢問:“我從早到晚都能看到你的身影,有時是在海報上,有時是在電視裏。我發現你總是那麼樂觀,總是那麼情緒高昂,你是怎麼保持這種精神狀態的?”

羅賓斯回答說:“因為我有動力,一種強勁的動力。人生每天都要麵對這樣那樣的挑戰。我創辦公司的目的不是賺錢,而是要幫助那些需要的老人孩子、流浪者或坐牢的人。我有妻子和4個孩子,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一點。跟普通人一樣,我也會傷心難過,也有泄氣、憤怒和失望的時候。然而隨著內在力量的不斷增強,被這些情緒困擾的時間也就越來越短。由一個月至一周,再到—天,現在最多不超過15分鍾。從另一個角度看人生,我有一種全新的認識,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所以對未來一直心存美好的向往。”

要把夢想變為現實,就得為自己營造誌在必得的心態。先了解自己最想要什麼,才能每天努去爭取。

在日本有一所特殊的大學,坐落在富士山下,有人稱之為人間地獄,電有人把它叫做鼓氣學校。每期學員僅受訓門天,收取學費高達20萬日元,這所學校培養的對象來自公司領導層,其辦校方針是讓處境不妙的管理者重振雄風,其恪守的信條是100升汗水與眼淚。

學員一跨入校門,就會受到這樣的訓導:“為了今後大幹—番事業,你們必需付出汗水和眼淚,而完成科目的辦法隻有一條:就是共同奮鬥,讓地獄變成天堂!”學校從不向學員傳授生意經和管理法,而是讓他們接受生活素質,扭轉他們的人生航線。

學校創始人本橋年代坦言道:“今天對學員們來說,需要的不是知識,而是別的東西。在現實生活中,那些瀕臨破產的人對各種情況了如指掌,他們欠缺的是抵抗力和自信心。我們把每個學員推到極限,就是要讓他們學會如何去擺脫困境。雖然學校傳授的東西很簡單,可每個學員都說從中吸取了力量,因為他們經受了極為難得的磨煉。”

盡管在該校吃盡苦頭,學員們並不認為這是一種懲罰,也不認為是變相受難,反而覺得這裏的一切從未體驗,讓他們感到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