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繼續木星上行(2 / 2)

在飛行的過程中,二蛋也發現了一些木星對流層隨高度的變化,比如說大氣層擾動情況,密度變化,化學成分變化,以及溫度變化。

大氣擾動方麵,越是朝木星“本體”靠近,大氣擾動越弱,在離對流層五千公裏的深度處,對流層有些名不副實了,因為這裏得氣體幾乎處於靜止狀態。可當飛碟突破一萬公裏的深度時,對流層又變了樣子,擾動得非常厲害。在沒到達木星液態氫表麵前,二蛋就斷定木星表麵的液態氫不是平靜的,而是充滿著狂風暴雨,巨浪能掀到幾千米,乃至上萬米的高度。

溫度方麵,木星大氣層外部,氣溫冰冷得要死,背陽處的溫度幾乎低到絕對零度。但是深入了木星對流層,越是往下,溫度竟然有些微的升高。既然靠近木星液態氫表麵氣溫在升高,那就說明木星之下有熱源。

我們地球科學家對木星進行探測的結果表明,木星下麵確實有熱源,以至於對外界輻射的能量是從太陽獲取的兩倍還要多,而溫度卻比從太陽獲得能量所能達到的零下168度高了20度。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木星下麵有熱源,這個熱源到底是個什麼來頭呢?難道像地球一樣有一個所謂的地幔岩漿層嗎?

某種程度上,可以這麼認為,但木星的岩漿層和地球的岩漿層卻又有質的區別。木星是個氣體星球,成分百分之九十九的組成是氫和氦,即使下麵有個液態氫層,核心處有個金屬氫層,這也改變不了它是氣態星球的本質。有氫有氦,隻要條件合適,極高的溫度和極高的壓力,是會發生核聚變的,我們的太陽就是這麼運作的。

在組成成分上,木星和太陽驚人的相似,都是由氫和氦組成。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木星的核心處在發生著核聚變,在那裏,溫度很高,壓力很大。

核聚變,不是那麼容易發生的,太陽上發生核聚變,是因為有五分之一左右太陽大小的中央核心有1500萬攝氏度的溫度,壓力也龐大得出奇,然後就發生了核聚變。

那麼木星上具備這麼條件嗎?

如前麵所說,木星質量很大,比其他七大行星加起來的總質量還要大2.5倍,而且轉速快,僅僅十個小時就能自轉一周,是地球的兩倍多。從這兩點我們就可以推測出,木星核心的核心核心很可能是個“準中子星”之類的東東。中子星再進一步坍縮,就是黑洞了。

中子星有個很大的特點,密度很大,彈丸大的一塊中子星物質,能重到兩頭毛驢都拉不動。除了密度大特點外,中子星還有三大特點。第一,個頭小,尺寸多在幾十公裏的樣子。第二,溫度高,高到比太陽還要高N倍,上億度都是小兒科,幾十億度都是家常便飯。第三,壓力大,比太陽中心的壓力能大成千上萬倍。

如果您覺得《李二蛋亞蘭》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39/39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