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誌在天下的女人 3.棄儒就佛,尋找女皇依據(1 / 2)

第七章 誌在天下的女人 3.棄儒就佛,尋找女皇依據

武則天在修建明堂這個問題上拋開了儒家傳統,用一個和尚負責監造這麼龐大宏偉的建築,說明她並不在意儒家傳統,不但不在意,而且很反感。正是因為萬惡的儒家傳統,才使她在邁向皇權的路上磕磕絆絆。儒家學說特別反對女人執政,其中有一句很經典的叫“牝雞之晨,惟家之索”,意思是母雞打鳴,那是家門不幸。引伸開來講就是,女人執政,國家肯定要滅亡。因此,儒家經典其實是男人們經世致用的厚黑學,對於要想出人頭地的女人們來說,是一道道枷鎖,翻遍儒家經典,也找不出女人可以當皇帝之類的話。在儒家的世界裏,女人隻是男人的配角,主宰天下輪不到女人。好在唐朝和後來的宋元明清不一樣,當時,儒家學說還沒有完全定於一尊,儒、釋、道三家並存,而且佛教、道教還略占上峰。道教是李唐王朝的國教,老子是李唐王室的老祖宗,用人家老祖宗的思想來革人家子孫的命,那是行不通的。武則天見儒家不能用,道家又不能使,便轉而依靠佛教來為自己做皇帝提供理論依據。

武則天和佛教本來就有著很深的淵源,她的母親楊氏信佛,她本人在太宗死後曾到感業寺出家為尼,她的那個麵首薛懷義現在也是個和尚。對啦,這件事就交給他去辦,他能建好一座明堂,我就不信他找不出女人可以做皇帝的依據。

於是,武則天讓薛懷義組建了一個佛教經典研討班,其實也不研討什麼,主要就是查找哪一部經典裏關於女人可以做皇帝的論述。

薛懷義領命而去,非常積極,領著他那個研討班夜以繼日地研讀佛教經典,尋章摘句。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努力,終於從一部經典裏找到了理論依據,這部經典叫《大雲經》,裏麵講述了一個叫淨光的天女的故事:“佛告淨光天女言,天女將化為菩薩,即以女身當王國土”意思是說,佛主告訴淨光天女說,你將化身為菩薩,幻化成一個女性的身體,去統治一方國土。這說明,女人是可以統治天下的。

《大雲經》裏還交代了這個天女淨光的前世今生。她的前世是一個國王的夫人,後來轉身成淨光天女,天女又化身成菩薩,菩薩又化身成女人,去統治一方國土,最後這個女人又轉化成佛。這個來龍去脈太讓武則天高興了,這不說的就是她嗎?這部《大雲經》簡直就是為她當皇帝而寫的。我武則天先是太宗的才人,這不是國王的夫人嗎?後來又成了皇後,晉封天後,這不是天女嗎?高宗死後,自己修成正果,主宰天下生殺予奪大權,把李哲、李旦這兩個玉皇大帝似的人物都壓製下去,誰有這麼大的法力?顯然隻有菩薩才能做到呀!我不就是菩薩嗎?我已經完成了菩薩的使命,如今我想以女人的身分君臨天下,不就是那個菩薩幻化而來的女人嗎?而且當了皇帝後,還能成佛,這個結果太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