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誌在天下的女人 6.頒發《臣軌》,大興匭檢
在武則天之前,中國還沒有出現過女皇,最多隻是因為皇帝年幼,皇帝的母親以太後的身份垂簾聽政,她們絕對不敢掀掉那麵簾子直接坐上皇帝的寶座。但武則天這樣做了,不但這樣做了,而且還是以母親的身份剝奪了兒子的皇權。此舉不僅是反傳統,也是反李唐宗室,考量著天下人的心理承受底線。武則天知道,反對她的人不會少,盡管有些人表麵讚成,但內心的不滿情緒卻與日俱增,特別是李唐宗室和懷念李唐王朝的大臣們,他們陽奉陰違,伺機而動,是武則天統治的潛在危險。武則天決定好好控製和打擊這幫人。
如何控製呢?
反對武則天的人,不是動不動就拿儒家教條來說事嗎?現在武則天也拿儒家教條說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早在上元二年,她就授意“北門學士”,搜羅儒家關於為臣之道的論述,以她的名義編成《臣軌》一書。如今她大權在握,正式向全國頒發。
全書分上下兩卷,包括國體、至忠、守道、公正、匡諫、誠信、慎密、廉潔、良將、利人十章。所謂“軌”,就是規矩,是標準,“臣軌”就是各級官吏必須要遵守的行為準則。武則天通過頒發《臣軌》,向文武百官提出了具體的為官準則,為官者不僅要勤政愛民、守正不阿,更要忠君體國,為君主分憂,為天下人謀福利。
《臣軌》與李世民的《帝範》一同頒發,一君一臣,相得益彰,無異於兩道伽鎖套在那些傳統士大夫身上:你們不是動不動就要抬出儒家的道統嗎?那現在咱們就按儒學的道統辦事,請你們好好做官,別惹老娘生氣。
如果大臣們都按《臣軌》裏所說的做,那就你好我好大家好,天下就和諧了。的確,很多人被《臣軌》和諧了。但是,死硬分子什麼時候都存在,對於不按《臣軌》辦事的人,武則天就隻好對他們實施進一步的控製和打擊了。
要對死硬分子實施進一步的控製和打擊,就必須要掌握他們的行為動向,那麼怎樣才能掌握他們的行為動向呢?武則天設立了別具一格的檢舉製度——匭檢。天下人不論身份高低,都可以參與朝政,對朝廷的方針政策和各級官員提出意見,以信件的方式上達朝廷。同時大興告密之風。
垂拱二年三月的一天,洛陽城的朝堂裏忽然立起一個四四方方的大銅匭。簡單地說,它就是意見箱,專門用來收集各種信件的。銅畫的四個側麵分別塗上青紅白黑四種顏色,把銅匭分成四大板塊,每個板塊就是一個信箱。
銅匭朝東的一麵塗的是青色,這個信箱專門用來裝求職信,即自薦書和推薦書。如果你想做官,或者說對目前的官階不滿意,想做更大一點的官,你就可以毛遂自薦,把自薦書投在這個信箱裏,當然,你也可以舉薦別人,往裏麵投遞推薦書。
朝南的一麵塗的是紅色。這個信箱專門收集朝野上下對朝廷的意見,不論是建設性的意見,還是對某些方針、政策有異議,都可以提出來,以信件的方式投遞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