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沒有硝煙的“排毒”大法 N 鳥趣
——遊弋職場,做隻悠閑的“駝鳥”
台灣女作家吳淡如說,當一隻拍翅膀逃奔的駝鳥,不是懦弱,不算偷懶,隻要明白“暫時逃走是為了繼續往前走,”也是為了給自己一點緩衝速度。繃緊的琴弦容易斷,鬆散的琴弦不能彈。居要位之高不憂其民,處職場之遠亦不憂其君,掌握了這個訣竅,工作就變得充實而自在了。職場處世,當一隻把頭埋在沙裏的駝鳥是懦夫,但當一隻偶爾逃走的駝鳥,可是一門藝術哦!
先冷凍矛盾,三思而行。
薑曼接人事部通知由快件部調到行政部時,心裏對未來的工作充滿期待,哪知道新上司小米是個非常善變、難纏的人。好幾次,薑曼依照小米的吩咐采購辦公用品,到貨後總是換來小米的不滿,不是挑剔水筆牌子不好就是嫌棄筆記本樣式太花。私底下,薑曼恨恨地對老公說:“別看小米是行政主管,其實就是個更年期提前的婦女,難怪30好幾還沒有對象!”國慶前公司要組織國慶晚會,小米吩咐薑曼采購禮品時,兩個再起爭端。小米一會說買床上用品,一會說要買電熱水壺,薑曼實在無所適從,索性不聽不問,直到晚會快開始時,薑曼最後一次問小米要買什麼禮品,小米斬釘截鐵地說:“暖風機!”薑曼趁大家看表演時帶著司機到沃爾瑪大采購一番,這一次,小米再無法挑她的刺了。
遇到僵局時一般人有幾種方法應對:硬碰硬的人通常不是成功人士,就是革命烈士,雖然一身是膽,勇於麵對困境,可能碰壁的機會遠大於成功;逃走的人,若是逃走的次數多過於麵對的次數,可能連自己都知道自己是個孬種,待解決的問題還是像個通緝令一樣陰魂不散。假裝沒看見比逃走更糟糕,心中產生了自我蒙騙機製,保證自己的係統年久後必然失修。猶豫的人大多很有思考能力,卻缺乏行動力,是思想上的鬼魂,行動上的侏儒。最聰明的辦法是暫時冷凍問題,平複心情後才能想出更切實的解決辦法。
如繃得太緊,不妨叫停。
李琳最近很頭大,給某飲料設計的廣告方案反複斟酌、修改,最後會議上仍然被客戶喊Ban!周一是最後交稿期限,幻燈片演示到一半時,客戶的臉色已由紅轉青,再由青轉白,最後客戶不留情麵地質問李琳:“你到底搞清楚我們想要什麼沒有?如果不行就直說,不要浪費我們的時間!”通常情況下,大家都會向客戶認錯,然後在最短時間內趕出方案平息事情,不料李琳一臉歉疚地說:“對不起,可能我沒有理解你們的意思,最近我的確不在工作狀態,其實公司裏有創意的同事很多,要不我給你們推薦另一位同事?他剛剛在廣告大獎賽上獲過獎。”李琳主動講“生意”轉給了另一組的同事,自己向人事部請了年假,從三亞回來後,李琳像換了個人似的神清氣爽,度假後接的第一個廣告就獲得了客戶的讚可。
不選擇、不麵對,看起來好像比較安全,其實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不麵對也是一種麵對,太勇敢也是有問題的,在還沒有完全搞清楚自己的意願之前,驟然下決定、作出反應,變成一個直覺的動物,往往也會在心平氣和之後感到後悔。會因工作過勞而死的人,不正是那些完全不懂得逃走的人嗎、太盡責、太竭盡所能地和難題正麵交鋒,不許自己休息一下,周圍的人也跟著你神經緊繃。
可起步停車,繼而衝刺。
王健代理德國某品牌的UPS已經有3年時間了,公司業務日趨穩定卻沒有太多的發展空間,每年的銷售收入可以維持公司正常運轉,小有的盈餘連買套商品房都不夠。一次聚會上,香港一家時裝公司的副總裁頗欣賞王健的談吐,並有意請他作為華南區的獨家代理。王健幾番猶豫,雖然說現有的公司盈利不高,畢竟苦心經營了許多年而且所有操作都上了軌道,服裝雖然是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高風險也意味著高回報。就在王健舉棋不定的時候,德國廠商在新季度合同上,又提高了進貨價,王健考慮再三,UPS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盡管是自己爛熟於心的行業,畢竟生存空間太小。盡管他對服裝很陌生,成功與否未可知,但服裝的利潤空間相較大不說,或許他在電子行業養成的惰性可以通過換行業而摒除掉。最終,王健放棄了熟悉的電子行業,轉而投資服裝,經過8個月的轉型和努力,新成立的貿易公司終於給他帶來了可喜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