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全國的父老兄弟都向越王勾踐請求說:“從前,吳王夫差讓我們的國君在諸侯之中受屈辱,如今我們越國也已經上了軌道,請允許讓我們報這個仇吧!”勾踐辭謝說:“過去我們被吳國打敗,不是百姓的過錯,是我的過錯,像我這樣的人,哪裏懂得什麼叫受恥辱呢?請大家還是暫且不要同吳國作戰吧!”過了幾年,父老兄弟又向越王勾踐請求說:“越國四境之內的人,都親近我們越王,就象親近父母一樣。兒子想為父母報仇,大臣想為君王報仇,哪有敢不竭盡全力的呢?請允許同吳國再打一仗吧!”越王勾踐答應了大家的請求,於是召集大家宣誓道:“我聽說古代賢能的國君,不擔心軍隊人數的不足,卻擔心軍隊士兵不懂什麼叫羞恥,現在吳王夫差有穿著用水犀皮做成的鎧甲的士兵十萬三千人,可是夫差不擔心他的士兵不懂得什麼叫羞恥,隻擔心軍隊人數的不足。現在我要協助上天滅掉吳國。我不希望我的士兵隻有一般人的血氣之勇,而希望我的士兵能做到命令前進就共同前進,命令後退就共同後退。前進時想到會得到獎賞,後退時想到會受到懲罰,這樣,就有合乎常規的賞賜。進攻時不服從命令,後退時不顧羞恥,這樣就有了合乎常規的刑罰了。”
經過“十年生聚又十年教訓”,越之國力漸漸恢複起來。可是吳對此卻毫不警惕。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為參加黃池之會,盡率精銳而出,僅使太子和老弱守國。越王勾踐遂乘虛而入,大敗吳師,殺吳太子。夫差倉猝與晉定盟而返,連戰不利,不得已而與越議和。
公元前473年,越軍再次大破吳國,吳王夫差被圍困在吳都西麵的姑蘇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殺,吳亡。越王勾踐既平吳,聲威大震,乃步吳之後塵,以兵渡淮,會齊、宋、晉、魯等諸侯於徐州(今山東滕縣南),周天子使人命勾踐為“伯”。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不過此時,春秋行將結束,霸政趨於尾聲,勾踐已是春秋最後的一個霸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