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危險,人們這時才衝過去看個明白。
往棺材裏一看所有的人都嚇得退後幾步,女人更是軟了下去,因為她的男人現在身體成綠色,麵目恐怖,渾身浮腫,牙齒已經呲了出來,指甲變得老長,而且指甲縫裏都是木屑,人們這才發現棺材蓋和棺材壁上都是都是爪痕。
道士又扣上了棺材,並且告訴女人,在放一晚明天就下葬吧。
晚上也不用守靈了,但切記下葬的地方周圍不能有水源,在墳上要搭一個棚子,三個月不能讓墳見水,三個月後就太平無事了。這個房子也不要再住了,拆掉從蓋也與事無補,也不要賣給別人了,不能害人呀。
女人給了道士一些錢,吃了頓飯,千恩萬謝,才送道士走。
後來就在墳頭上搭了一個棚子,她和兩位叔叔守了三個月,給家裏的長短工都結了錢,隨兩個叔叔到城裏去了,從此大家在也沒有見過她,他也沒有來給上過墳。
那個墳在解放後被打開了,當時部隊不信邪還把屍體挖了出來,大家都嚇了一跳,屍體在地下二十幾年了竟然一點都沒有腐爛,和下葬時是一模一樣,恐怖之極,沒人敢動它,照這屍體開了兩槍,扔到那裏就不管了,也沒人敢管。
後來屍體不見了,想是被野狗叼走了。
原本那戶人家見屍體都已經不見了,就像把事這麼不了了之了,女人也是如此。
不過這幾天卻發生了一件事,這戶人家本人有很多人的,可突然時不時的有一個兩個的人莫名其妙的失蹤了。
從第一天開始,已經失蹤了五個人,所以這戶人家找到了我,他們知道我認識吳道長您,所以讓我來請您去給他們看看。
“屍體二十年沒有腐爛,而且還消失了,這恐怕就有點麻煩了。”
那個人奇怪的問:“吳道長,怎麼麻煩了呢。”
吳道長皺起了眉頭,麵露苦色,說道:“那屍體怕是完成屍變,變成真正的僵屍了。”
那個人一驚,看來他也知道僵屍是什麼玩意。
我問:“僵屍?是不是就是電視上那種蹦蹦跳跳的僵屍?
吳道長搖了搖頭,給我解釋了起來:
清朝野史,述異記(東軒主人著)中有出現僵屍的故事,大致是說清朝初年,湘南西邊,有一個靠山的小村落,村中一個無賴因盜墓而中屍毒,後雖被一老人救回,但因再度做不當的事,被全村的人打了一頓,再丟在後山草叢中讓他自生自滅。
過了幾天,他再來求救,但這次沒人願意幫他。村民們將他打他一頓,然後綁在樹上,雖有人出言勸阻,但無人理會。
最後他死在樹上,晚上村民想將之安葬,但發現屍首不見。
他回來殺了全村,村民因被咬而一個一個變為僵屍,一些及時離開的村民在早上回村探望時也慘成僵屍。
而人死後,喉嚨處留有一口怨氣,怨氣不散,屍體不腐,就變成了僵屍。
僵屍吸收了月光,就會起屍。
甚至到現在香港人仍有家中殮葬和停屍,所以其時社會屍變之說大行其道,如行雷閃電,大肚貓跳過棺材,屍體便會出現異變。
吳道長看著我:“懂了吧?”
我愕然的點點頭,說道:“懂了,懂了。”
見我似懂非懂的樣子,吳道長又說了起來。
僵屍之說盛行於明中葉以後及清朝。清代筆記載僵屍者最多,首推袁枚的《子不語》及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此二書可以說是僵屍大全。
湘西趕屍之說,又稱移靈,屬茅山術祝由科,發源於湘西沅陵,濾溪,辰溪,敘浦四縣,在屍體未腐化時由術士趕回鄉安葬。趕屍的術士大約三五同行,有的用繩係著屍體,每隔幾尺一個,然後額上貼黃紙符,另外的便打鑼響鈴開路,劃伏夜行。天光前投棧,揭起符紙,屍靠牆而立,到夜間繼續上路。
亦有人指趕屍者其實背起屍體而行,但由於身穿黑衣夜行,途人便自然看不見趕屍者,以為有行屍。
我一邊驚歎吳道長的閱曆當真豐富,不過沒等我想多長時間,突然聽到大門外,有奇怪的聲音。
如果您覺得《冥妻傾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39/39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