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新軍事戰略”的誤判 非對稱中美戰爭中解放軍勝算幾何?
雖然我們相信北京和華盛頓有很多理由來保持和平關係,中美也有許多共同利益需要維係這樣的和平關係,但是未來中美如果真的有衝突和對抗的話,那一定是舊的霸權國家——美國不甘心自身不斷衰微態勢而對新崛起國中國發起挑戰。未來國際秩序的變化可能會按照如下框架發展:(1)美國認為保持現行國際秩序更有利,並認定中國崛起正在改變和損害現行國際秩序的穩定;(2)美國將中國關乎自身國家核心利益的訴求看作是對美國現行國際秩序的一種挑戰和改變;(3)如果美國在維持現行秩序的代價增長速度比承受這個狀態的經濟能力要來得快,那麼美國將尋求改變現行秩序;(4)如果失衡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美國會要求對這種現行國際秩序做出調整,以達到有利於美國的平衡目的。
顯然,不管中國潛意識裏願意不願意,自覺不自覺,在現行國際秩序中,中國無疑是美國最大的挑戰者,因為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讓美國一直感到其管控的國際秩序正在發生著深遠的朝著自身極為不利的方向在變化。如果按照這樣的趨勢下去,美國經濟優勢將很快結束,其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位置也將很快不保而被中國取而代之。在美國看來,中美兩國實力的不均衡增長是國際秩序不穩定的主要原因。
經濟是軍事和政治實力的基礎。軍事支出,這是國際秩序不穩定的的另一個衡量標準。美國認為,中國的軍事支出一直在增長,雖然美國的支出仍然擁有絕對優勢。雖然到2011年為止中國和美國的軍事支出差距高達8倍之多,但美國卻堅持認為,由於中方軍事開支不透明,中美軍事支出的實際差距遠沒有這麼大。再說中國各省也有相應的國防責任,它們的投入也應該考量進去。另一方麵,美國的國防支出是被分攤到世界各地的,這是它維持世界霸權的必要安排。相比之下,解放軍卻把支出集中進行其自身軍力的打造和建設,且關注的範圍也較小。美國由此得出,以地區為基礎,中國在軍事上的支出已經足夠中國在西太平洋自由活動,並挑戰美國在該地區原本一直保持完好的主導地位。隨著經濟和國防支出的快速增長,中國實力在可預見將來會超過美國。總之,出於我們分析的種種“中國崛起綜合症候症”,美國正一步步推演著霸權國家(美國)和崛起大國(中國)之間最後發生的對抗:
一、實力的相對轉變促使後者挑戰前者對世界秩序的控製,後者的目標是改變舊世界秩序,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同時,中國還在采取措施改變現行秩序的不合理地方,例如,改變禁止對台灣使用武力或嚴厲外交措施的現實,以進一步實現自己的利益。在經濟上,中國正在全球範圍內謀求越來越多的話語權。
二、台海發生衝突,中國大陸訴諸武力解決,從而引發中美發生相抗衡。在台海衝突中,中國可以采取多種選擇:(1)低水平威脅,進行演習、武器測試、顛覆或間諜活動等;(2)海上封鎖,重創台灣經濟;(3)導彈打擊和其它有限的直接行動,可以威脅和懲罰台灣;(4)武力收複台灣。此外,中國大陸還可能采取許多非常規行動。高空核爆產生電磁脈衝來癱瘓台灣通信和信息設施,對台發起兩棲打擊,打敗台灣軍隊,占領該島。如果大陸發起對台作戰,最首先采取的就是空戰。台海衝突最終引發美國介入幹預,美國空軍進行反製,其空軍需要打擊解放軍的重要目標。如果美國進行幹預,中國可能對之采取相似打擊,甚至先發製人發動對美國在衝繩甚至第二島鏈的關島軍事基地實施攻擊,迫使美國(和日本)軍隊放棄對台海的幹預。
三、南海、黃海和東海等發生衝突。衝突的情況和上述台海發生的衝突大致相同,所不同的隻是地點和對象。
美國最終出兵介入,必定是站在不可一世的霸權主義立場來看待可能到來的中美對抗。但美國應該相信,解放軍不會坐視,因為解放軍注定要為捍衛自己的領土、領海和國家戰略核心利益決一死戰,哪怕正在到來的中美對抗是不對稱的。屆時,中國將對美軍在西太平洋的軍事設施展開公開行動,采取信息戰和心理戰,用彈道導彈打擊美軍基地,隨後用巡航導彈和固定翼飛機進行打擊。由於部署與發展真正有效防禦係統的困難性,筆者非常相信,美國在未來戰爭中將很難應對中國的上述打擊手段,其結果是美國空軍在美國認定的“第一島鏈”的軍事基地和設施將遭受解放軍的嚴重摧毀。
從海軍綜合作戰能力分析,中國海軍的綜合實力低於美、俄、英等大概居世界第五,但是,美國在亞太畢竟隻有其1/3海軍實力部署,而且還是在多年之後的部署。而目前,中國052C級“中華神盾”驅逐艦已服役,使中國海軍具備了區域防空能力;大批“江凱”級新型護衛艦也已列裝。該艦采用隱身設計,裝備有可垂直發射的防空導彈。先進的常規潛艇以及外界猜測中的新式核潛艇將提升中國海軍的水下威懾能力。而中國的第一艘航母正在不斷海試中,從目前傳出消息來看,正在進行艦載機試飛。
其次,從地理位置來看,美國是勞師遠征,中國占有地利優勢,這決定了中國不止是用艦隊來應對美國艦隊。中國目前有多種型號的反艦導彈,從空中、海上、岸上都可以發射。中國的大型反潛巡邏機可以及時發現、鎖定美艦艇編隊及核潛艇。中國新型轟炸機或戰機群也可以攜帶反艦導彈威懾在數千公裏外正在向中國近海逼近的美軍航母編隊。中國岸艦導彈也將迫使美國戰艦遠離中國近海。另外,中國還有“航母殺手”DF-21D、DF-41反艦彈道導彈。就如我們上麵分析的那樣,東風-21D一旦擊沉美國航母可能導致珍貴的5000美國大兵喪生的慘劇,這對美國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
中國遠程導彈與核力量發展保守而緩慢,但其國防工業現代化進程卻一直在穩步發展。有報道稱,中國正通過發展固體燃料發動機、多樣化彈頭射程並增加彈頭精確性、部署多彈頭導彈、升級彈道導彈防禦反製裝備(例如誘餌彈、箔條彈、幹擾裝置、熱屏蔽等突防裝置和機動再入飛行器以及多彈頭分導再入飛行器)等措施,有選擇地增強其戰略和戰術導彈能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正在發展、測試與部署多種新一代固體燃料路基機動洲際彈道導彈,如加裝有核彈頭的東風-31與東風-31A導彈。中國還在研發新級別的常規彈頭短程彈道導彈與中程彈道導彈,如東風-21的衍生彈。這些都是機動導彈,配備固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其射程更遠,製導更精確。
作為中國導彈與核力量現代化一部分,中國還在致力於研製潛射彈道導彈,如巨浪-2導彈,測試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反衛星武器能力也在進一步加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