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如果照這個情形繼續下去,中國勢必最終失去主權戰場。如上所說,從2011年以來,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政策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而隻是做了一些反應性的動作,但是現在誰都把中國視為是問題的根源。實際情形是,其它有關國家都加快了在南海有爭議海域的活動和行動,尤其是資源的開發。但中國為了求得所謂的和平發展,又害怕和周邊國家發生爭端。
認識到上述是重要的。筆者以為,中國在南海政策上早該調整,隻保留“主權在我”。 既然是“主權在我”,就必須明確,與其他國家的南海主張衝突,不是商業談判,而是主權爭端,不可把中國“主權在我”的聲明理解為可供談判的價碼,相反,那是中國的絕對底線。既然是底線,就沒有任何含糊空間,任何申索國都不可逾越這一底線。中國最應該采取的行動顯然不是反反複複聲明自己的和平誠意,而是要立場堅定地表明自己的戰略核心利益的紅線和底線。中國的表述方式應該時不我予地從“盡管主權在我,鑒於存在爭端,中國還是希望與有關國家開展如下合作……”調整為“中國希望合作,但合作存在如下前提,第一、主權在我;第二……”。
當然,在南海紛爭中,隻是把話說清楚是不夠的,在國際關係語境中,自己的立場被別人正確理解,靠的從來不是語言技巧而是行動能力和與行動能力相匹配的行動意誌。令人欣慰地是,近年來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從前在處理南海爭端時所走的彎路,“擱置主權爭議,共同開發”的“韜光養晦”外交路線和策略正在悄然改變,對南海的領海權利訴求也變得趨於強硬。表現之一,派遣3500噸級的海監船,加大在黃岩島我主權島嶼的巡邏力度,對漁民實施堅決保護,對來犯的有關國家的漁船堅決驅逐。之二,由中海油出麵,對靠近九段線、中國區域內的九個開發區塊進行公開招標,實施主權範圍內的獨立開發。之三,宣布成立三沙市,並通過軍方之口,明確要配備師級軍分區。中國少將羅援更是語出鋒芒:組建三沙市有軍事目的又怎麼樣?“保家衛國,天經地義;設市不防,豈有此理!”之四,中國軍方發言人明確表態,一旦有關國家入侵三沙市邊界,中國軍方將依法有所行動,並承認中國海軍已經處於戰備巡邏狀態。所有這些措施,無不構成對菲律賓和越南侵略行徑的“強力擠壓”,所表現的完全是:不通過戰爭、不懼怕戰爭的堅決的驅逐入侵者的態度。隨著南海政策的轉趨強勢,我們也聽到了來自中國周邊越來越多的抗議聲音。但國與國之間的博弈從來就如撥河一樣,哪方用的力量大,勝局就朝著哪方發展。記得有個小品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病魔似彈簧,你弱他就強”。領土爭端也如彈簧,當你弱時它就強。現在南海諸島的形勢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當中國變得強硬時,其它國家就開始軟下來。中國要讓霸占中國領土的侵略者感到恐懼,因為在中國海監強硬執法的背後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和人民解放軍在支持。
中國在南海太需要一場謀求速戰的戰爭,用短暫的犧牲換取南海周邊環境的長久安寧。通過戰爭,中國要讓南海的爭議國明白無誤地認識到,中國的寬容是有底線的,容不得肆意妄為。選擇速戰速決開刀的應該拿一個最弱也是在南海最麻煩的國家作為突破口,這個口子就是菲律賓。
2002年11月,中國與東盟各國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各方承諾在南海問題上保持自我克製,不單方采取使爭議複雜化、擴大化和影響地區和平與穩定的行動。自《宣言》簽署以來,南海周邊地區安全角勢總體趨於緩和,但是南沙地區軍事對峙態勢卻從來沒有改變,其中越、菲、馬針對南沙的軍事活動一直在繼續:
強化島礁軍事設施。2003年以來,越軍重點加強了對南子島、敦謙沙洲、鴻庥島、染青沙洲和南威島等核心島礁的建設,並對南沙西南部部分高腳屋進行了翻修,目前正進行南威島機場擴建和漁業後勤保障中心建設。菲軍對中業島機場進行了整修,安裝和維修了部分島礁的通信設施,並;隹各在主要島礁修建永久性設施。馬來西亞海軍對彈丸礁機場跑道進行了翻修,新建停機坪和棧橋式小型碼頭,並對部分島礁的雷達、通信設施進行了維修。
加大海域管控力度。自《宣言》簽署以來,越、菲、馬繼續頻繁出動艦機赴南沙活動,加緊進行海區測量,並重點監視無人礁灘,以防止別方占據。2005年越南派出多艘測量船對30多個島礁進行了海區測量,菲方的2艘測量船也赴巴拉望以西海域實施了水文和海洋勘測。此外,菲軍繼續派艦機前往黃岩島偵察巡邏,並圖謀占領該島。2002年,菲在該島秘密修建了7個“主權”標誌物。近年來,菲海軍每年都組織菲軍事學院學員乘艦艇赴南沙海區訓練,熟悉海區環境,此舉目的昭然若揭。
強化軍事控製力量。周邊國家為加大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控製能力,積極通過采購和自製等手段,更新武器裝備。2003年以來,越南與俄羅斯簽署了引進“閃電”級導彈艇和新型“獵豹”級護衛艦的協議。馬來西亞接收了2艘德製近岸巡邏艦,並計劃自行建造4艘同型艦艇,此外,還從俄羅斯引進了18架蘇-30MKM戰鬥機。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也先後從國外采購和引進先進裝備,到位後將大幅度提高周邊國家軍隊的製空製海能力。
舉行以南沙為背景的演習。2003年以來,越軍共進行以支持南沙作戰為背景的演練4次。菲軍與美軍先後舉行了以支持南沙作戰為背景的“卡拉特2003”、“肩並肩2004”等聯合演習。馬海空軍在西馬東部至南沙一帶海域舉行了代號為“金劍”的年度例行性海空聯合演習。
近些年來,南海周邊國家越來越把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寬宏視為軟弱,片麵理解與盜用“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積極推行海洋經濟戰略,瘋狂掠奪南海資源。越、菲、馬、印度尼西亞、文萊等國憑借臨近南沙海域的地理優勢,同西方國家合作,加強南沙海域的油氣勘探、開采,現有油氣井500餘口,其中100多口在我南海斷續線內,越、菲、馬、文萊及印度尼西亞等國已從南海油氣開發中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石油出口已經成為越南強國支柱;菲律賓已經從貧油國一躍成為石油出口國。周邊國家每年從南海開采石油多達5000餘萬噸。相當於大慶油田的年產量。目前,南沙海域被周邊國家各自劃分了彼此重疊的招標礦區,不斷擴大勘探範圍,且大部分區域在我傳統疆界線之內,在南海擁有石油承租權並從事油氣勘探和開采的國際石油公司有約2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