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與十七歲有關的事 青春裏有朵不開的秘密花(1 / 2)

第五章與十七歲有關的事 青春裏有朵不開的秘密花

文科班的第一次中期考試的成績尚未下來,我就惶惶不可終日了。例如某一填空題,“在九*一八事變中,采取不抵抗政策的領導者是____”,我竟然誤把張學良填成了張學友。真不知當時的自己是吃了什麼藥。此時,隻能安靜地等著閱卷老師“親自登門”,請我去辦公室喝茶了。

殊不料,早心懷絕望的我竟然逃過了一劫。班主任手捏通知單,一邊在講台上來回踱步,一邊說道:“我相信這次成績之所以不太理想,大概是剛分文理班的緣故。當然,也確實有些文史底子較好的同學。我希望你們能多幫幫後麵那幾位底子較薄的同學。大家一起努力,爭取在高考後的錄取榜上,一個都不落下!”

我第一個伸出雙手給老師鼓起了掌。暗自慶幸,如此英明,又通情達理的班主任竟讓我給碰到了。這概率,和中五百萬差不多吧?

“我決定,從明天起搞一個學習互助的活動。成績為班上前五名的同學,積極幫助最後五名同學。當然,在我這兒,絕不會讓雷鋒吃虧。下午,咱們就來一個‘拜師’儀式。後五名的同學啊,記得回去之後買一朵花來,也算是你們給自己‘小老師’的見麵禮。”

“按照各自的強項和弱項,我給大家做了一個合理搭配,現在,由我來念一下搭配的名單......”

我與張子文分配在一組。直到老師叫我們同時起立,互相認識一下時,我才看清這位傳說中的“狀元”人物。與他相比,我們的確是遙隔千裏。

例如,他的每科成績都是年級第一,我恰好是班裏“第一”。他的父母是高薪雙職工,我的父母恰好是高汗下崗工。他的座位是尖子生的核心地帶,我的恰好是倒數生的軍事重地。種種差距讓我覺得,和麵前這個清瘦男孩不可能有共同語言。

盡管如此,我還是遵從老師的吩咐,在回校的路上給他買了一朵花。“拜師”儀式一開始,我便鄭重地給他送了過去。誰知,他卻微笑著把花還給了我。正當全班同學詫異之時,他開口說:“我不能做你的老師,但我能做你最好的朋友。因為我相信,在你身上同樣有值得我學習的優點!”

那天,他是唯一一個把花還給學生的“老師”。如水般的掌聲中,我忽然被他的真誠感動了。

張子文帶我晨跑,我不解地問:“大好時光,幹嘛不多睡一會兒?”他敲了一下我的腦袋,憤憤地道:“就知道睡!人和氣體一樣,都是存有惰性的。以後你給我準時了啊,今天遲到了五分鍾,下次再這樣,一分鍾多跑一千米!”

我朝張子文吐了吐舌頭,自顧大步上前去了。跑完步,他開始利用課前的時間幫我補習外語。最讓我頭疼的是這個時段他都用外語和我說話。我當然不明所以,於是,就用標準的普通話問他:“你說什麼?能用國語重複一遍嗎?”

他立刻陰下臉說:“你自己不會翻字典嗎?聽不懂的時候可以叫我稍等啊。不,你不能說稍等,要用英文說‘stop’。等明白我說的意思,自己也組織好語言的時候,再對我說‘go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