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起初,解憂寫著那些名字,寫著寫著就會渾身**,掩麵流泣。寫的越多,她就越震驚,慢慢的,再也不哭了。就這樣寫了一段時間,那竹簡上再也沒有增加過姓名。解憂每天將那竹簡拿出來,一個名字一個名字的數著,一共兩百零七個人。
又過了些日子,解憂的身體恢複的差不多了,精神也好了許多。她開始通過鄭穆桓來了解烏孫和大漢的一些情況。
管姑姑和馮嫽果然是得力的。解憂在前往烏孫邊境戰場前曾交代過管姑姑和馮嫽關於籌備從康居到大漢貿易之路的事情。在解憂失蹤的這段時間裏,管姑姑並沒有任何的慌張和懈怠,她按照解憂的意思將這條貿易之路一點一點的部署了起來。
管姑姑坐鎮烏孫,而馮嫽憑借著自己對於西域諸國語言的精通而出使外國,他們自然是打著解憂的名號行事的,雖然也有坎坷,但是這件事卻也在一步一步的推進著。
對於解憂和翁歸靡的失蹤,烏孫對外是封鎖了消息的,包括對大漢。烏孫與匈奴的大戰才剛剛結束,而這場戰爭也是因為大漢的介入才停了下來。匈奴的軍隊被大漢的大軍逼著退到了苦寒的北邊,大漢的軍隊不能再深入苦寒之地,戰爭遂擱置了下來。
然而,在這場戰爭中三個國家都損失慘重,尤其是原本就最小又最弱的烏孫。軍須靡知道,大漢願意幫助烏孫是因為解憂右夫人,因此他們絕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告訴別人解憂右夫人其實失蹤了。而戰爭才剛剛停歇,軍民都還沒修養過來,若是讓其他國家知道烏孫的戰神翁歸靡失蹤了,難保有國家不會趁火打劫,刁難烏孫。
烏孫而今危機重重,軍須靡更是提心吊膽,好好的伺候著來自大漢的解憂右夫人身邊的一幹人等。然而所幸,這些人卻也喜歡去別的國家拋頭露麵的,她們是為了完成解憂留下的任務。而軍須靡也非常支持她們這樣做,因為她們這樣在西域活動,還打著解憂的旗號,無疑是坐實了解憂人在烏孫王庭的事實。
對於貿易的事情,軍須靡不懂。然而無論這些人在做什麼,都是對隱藏解憂失蹤這件事是有利的。因此,軍須靡也給了管姑姑他們很多特權。
而鄭穆桓也以大漢的名義上書了烏孫,言辭之間皆是對於解憂及其他漢人的關切,軍須靡更是不敢怠慢。
確保了管姑姑他們在烏孫的安全,解憂又借鄭穆桓和大漢的手在西域各國活動。又借著鄭穆桓的名義與長安皇宮內的天子重臣互通消息,有了解憂的暗中幫忙,管姑姑貿易通道的建立極其順利。
如果您覺得《解憂傳:嫁個藩王弄江山》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37/37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