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第七個不可不想的問題
影響一生的交往
問:沒有別人的日子,你會過的很好嗎?
答:如果很好,你就先去大興安嶺住兩個月,然後告訴我們你的感受。
也許你曾經因為別人的錯誤給自己帶來的傷痛而嫉恨對方,至今念念不忘。要知道,生活這棵樹上結的不全是開心果。想想地球上如果隻有你一個人居住,那麼你將多麼懷念與人交流,哪怕回想起當中的磕磕絆絆或諸多不愉快,也可以安慰你的孤獨與寂寞。親人、朋友、同事、同學、陌生人……他們並不是我們生活負累,隻要我們願意讓彼此的心靈貼近,那麼彼此之間的隔閡和鴻溝就會窄得多、少得多,心中的孤獨與煩悶隻有心中多餘的孤離和不穩定的躁動。交際能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我們不會覺得孤單的時候沒有別人的安慰;交際可以給你帶來無窮的財富,你想要的,別人可以幫助你得到。
別人就是自己,自己在別人眼裏跟別人在自己的眼裏的感覺是一樣的。
——編者語
交際
每一個生命在降生時都攜帶著大自然釋放出來的熱情,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從這個角度來說,人與人之間都是平等的,我們沒有必要盲目地仰視別人,更沒有必要事事居高臨下。如果有人故意炫耀自己學識淵博,其實是在向別人揭露自己的無知。所以在人際交往中,每個人都應該本著一顆平常心,平等地看待自己與他人。
我們每個人的經曆和生活方式都不一樣,但熟悉的環境總免不了有陌生人闖入,與我們建立起千絲萬縷的聯係。我們的愛人、同事、同學、親朋好友……無一不是由“陌生人”轉變而來,當我們開始建立第一次交流、進行第一次合作的時候,彼此間的距離便在慢慢地拉近,關係也開始由疏遠而變得親密。可以說,人際交往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前提,如果人與人之間沒有交往,不進行互動,“老死不相往來”,那麼社會無以依存,更談不上什麼發展。
每個人都需要交往,它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貫穿著生命的始終。所以,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一個人立足這個社會的起點,也是個人生存的迫切需要。
人際交往是集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交往。交流的是思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彙聚起來,就有多種思想。分享快樂,快樂就會加倍;分擔憂愁,憂愁就會減半。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生命體,必然知道其他個體所不知、不會的東西;而善於從每一個人身上學習自己所不知、不會的東西,我們才能不斷進步,這也是我們交往的目的。
人的一生,與誰交往,跟誰過一輩子,都有很重要的影響,甚至還會影響到個人的人生軌跡和人生的成敗。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勤奮的人可以教你不再懶惰;積極的人不會意誌消沉;有智慧的人將把你變得聰慧機敏;強者可以讓你感受到向上攀登的樂趣。
“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動物”,這是社會學的結晶。一次積極向上的暗示可以使人的情緒和生理狀態產生良好的影響,會激發一個人勇往直前,奮力進取。遠離消極的人吧!否則,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偷走你的夢想,使你漸漸頹廢,變得平庸。積極的人就像太陽的光束,不管照到哪裏都會有光亮,而消極的人生就像圓缺不一的月亮。態度決定一切,一個人有什麼樣的人生態度,就會有什麼樣的未來,就會出現什麼樣的命運。
很多人都認為,人生有三件極為重要的事情:在咿呀學語的時候遇到諄諄教導的好老師,在工作的時候遇到一位好領導,在成家之後遇到一位賢淑的伴侶。有時他們一個甜美的笑容,一句溫馨的問候,就能使你的人生與眾不同,光彩照人。而生活中極為不幸的是:如果身邊沒有積極進取的人,沒有知識豐富的卓越達人,最終這樣的人生就會變得庸碌無為,黯然失色。
人的一生,是誰都不重要,關鍵是跟誰在一起,古有“孟母三遷”,就能說明一個人跟周邊環境的關係,一旦進入不良的環境裏就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一生。雄鷹在雞窩裏長大,就會失去飛翔的本領,怎能搏擊長空,翱翔藍天?如果一隻幼狼在羊群裏生長,久而久之也會失去狼性,就不會馳騁在廣袤的草原上。原本你很優秀,由於周圍那些消極的人影響了你,使你缺乏向上的壓力,喪失前進的動力而變得俗不可耐,如此平庸。事實就是這樣,很多人生都是帶著沒有在舞台上演奏的樂曲就進墳墓了。
如果你想要成為翱翔在雲間的雄鷹,那麼就不要和燕為伍;如果你想像野狼一樣馳騁大地,那就要與狼群保持一致,不能和牛羊同行;正所謂“畫眉麻雀不同嗓,金雞烏鴉不同窩。”這也許就是潛移默化的力量和耳濡目染的作用。如果你想聰明,那你就要和聰明的人在一起,你才會更加睿智;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人,那麼就應該跟那些優秀的人相聚在一起,這樣才能讓你出類拔萃。
讀好書,跟智慧的人交往,這是人生最大的幸運。一個人的身份如何是由周圍的環境來決定的。朋友越多,意味著你的價值越高,對你的事業幫助越大。朋友是你一生不可缺的寶貴財富。在苦難的時候,朋友的幫助才能使你戰勝困境,一往無前。人生中最大的奧妙就在於交往,與他人攜手同行。而人生最美之處是來去的玫瑰,留下的香味。
人生就是這樣奇怪,與聰明的人在一起就會變得聰明,與優秀的人交往就會處處優秀……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並把它轉化成自己的長處,你就會成為聰明人;善於把握人生的機遇,並把它轉化成自己的機遇,你就會成為優秀者。對他人的成功像對待自己的成功一樣充滿熱情。跟最好的人學習,做最好的自己,用別人的智慧,造就自己,就是成功的方法。與不一樣的人相會,就會出現不一樣的人生。愛情、事業、友誼皆是如此!很多人在與人交往的時候,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還會很長時間裏糾纏在心裏。其實,交往是一門智慧,也是決定人生成敗的因素。
在漫野的森林裏,一棵小樹如何才能在百樹中爭搶陽光、雨露;一隻小鳥隻有翅與尾的完美配合才能翱翔於浩瀚的天空;隻有根、莖、葉、杆的互相配合才能獲得充足的養分,立於崇山峻嶺之間;一株小草難以抗拒風沙的襲蕩,但是當千萬株草聚集在一起時,它們就擁有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頑強生命力。
從小到大,我們都是在不同的關係中磨煉、成長,努力將偌大的社會變成一個大家庭,讓人與人之間充滿和諧與相互信任的良好關係,讓人在陌生的關係中感受到一個大家庭的溫暖。讓大家的關係就像一條平靜的河流在沒有阻礙的情況下潺潺流淌著。人們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創造了自己的生活。生命中自我的綻放,相互交往的細微差別使生活具有豐富性、變化性、感受性以及眾多興趣性。生活就像是交往的萬花筒一樣變幻出萬般姿彩的花束。
人際關係可說是人與人之間,在一段過程中,彼此借由思想、感情、行為所表現的吸引、排拒、合作、競爭、領導、服從等互動之關係。在職場中,很多人都說人際關係很複雜,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很簡單的,主要看如何運用自己的心力。在公司裏不外乎與上司的關係、與下屬的關係、與其他非直屬同事的關係、與工作相關的外界。處理好人際關係也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它有利於自己更好的工作。
對於自己來說,修煉自己是必不可少的,這關乎人的品質和修養,是自己能否處理好人際關係的關鍵。那麼,到底如何修煉自己獲得好人緣呢?
互相幫助
當別人需要幫助時,你要盡力去幫助。患難見真情,患難出真交,每個得到你幫助的人都會在內心深深地感激你,並在你遇到困難時也同樣會伸出援助之手。相比之下,如果身邊盡是一些隻是錦上添花、不肯雪中送炭的“牆頭草”,彼此之間並沒有待之以誠,一旦自己失勢,就會發覺這些人會馬上作鳥獸散,絲毫不能幫助自己。
平等待人
不強求別人這個原則是處理人際關係必須遵循的金科玉律,是古往今來都適用的平等精神。人是生而平等的,每個人的人格和尊嚴都應該受到尊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無論是對同事、部下、朋友、合作夥伴、戀人,我們都應該遵循這條準則,這是為人處世的典範。
欣賞他人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欣賞與鼓勵,這能給人強大的精神動力來麵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困難。比如,父母的欣賞會使孩子們積極興奮地上進發展,老師的欣賞會使學生廢寢忘食地努力學習,進入社會後,領導和同事的欣賞是一個人工作的最大動力之一。天才也期望別人的欣賞與稱讚,善於欣賞他人,實際上就已經給予了他人的最大幫助。
樂於付出
這個世界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也不會掉餡餅,付出才有回報,你的所得總是與付出成正比的。雖然幾乎每個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一旦需要自己付出時,卻變得“羞答答的”,不願出手。殊不知從自至今,無功受祿、不勞而獲的人向來令人格外厭惡。所以我們應該放下索取免費午餐的心思,學著慷慨地為別人付出,那麼在自己遭遇困難時,也會收到許多真誠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