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第七個不可不想的問題(1 / 3)

心態影響人生

問:你沮喪的時候,你感受到的是什麼?

答:沮喪。如果不是沮喪,你還會哭喪著臉嗎?

世間萬事萬物,都有正反兩麵,一個是正的,既是積極的;另一個是反的,消極的一麵,就像一枚硬幣,有正反兩麵,哪麵是正,這就需要看你的心態,取決於你的想法。好的心態可使人快樂,幹什麼都有積極性;消極的心態則會使人哀婉難過,不能主動。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將成為什麼樣的人。煩惱與歡喜,成功和失敗,僅係於一念之間,這一念即是心態。光輝燦爛的人生離不開積極、上進的心態。

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那裏那裏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編者語

心態決定成敗

每天都有很多人抱怨自己的命運是多麼的不幸,認為命運是上天賜予的,於是就有很多人把不幸命運寄托在等待上,消極地等待。其實,每個人並沒有太大的不同,關鍵的是心態不一樣。

心態可以使人成功,也可以使人失敗,抱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做同一件事情,結果絕對不一樣。心態決定了人的命運,成功隻屬於那些擁有積極心態的人。有人說,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總能看見成功的人生和失敗落寞的背影。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自己打敗了自己,或者被自己打敗了。

一個人想要戰勝自己,靠的不是謀略、心計,而是信心。信心能堅強人的意誌,所以弱者與強者的分別就在於是否自信,是否能以堅強的意誌力來克服人生中的各種困難。

古時候,有個書生在考試之前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自己在雨裏戴著鬥笠,第三個夢是跟心愛的表妹背對背地躺在一起。第二天一大早,他去找算命先生占夢。算命先生一聽便連連搖頭:“你還是回家吧!你想牆上種菜容易嗎?戴著鬥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背靠背不是沒戲嗎?”書生於是心灰意冷,回到客棧,準備收拾包袱回家。店老板感到奇怪,問:“你不參加考試了?”考生如此這般一說,店老板樂了:“我倒不覺得是晦氣,你想,牆上種菜不是高中的意思嘛?戴著鬥笠打雨傘是有備無患,背靠背說明你要翻身了!你回去了豈不是很可惜?”書生一聽,精神為之一振,重新鼓起勇氣,最後竟然考中了第三名。

一樣的夢境,兩種不同的解答,造成的結果也是天壤之別。算命先生的解答令書生心灰意冷,還沒考試就沒了鬥誌。但店老板的話卻極具有鼓動性,讓考生重新找回了信心,結果超常發揮,取得意想不到的結果。可見,消極的人由於隻注重困擾,所以覺得生活充滿了陰影;積極的人心中時時有希望,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能從容化解、安然應對。

每個人的生活都會受到外界的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不管怎樣,都要保持積極的心態,樹立堅定的立場,否則就會偏離正確的人生軌道。人的一生當中,往往不是敗在對手手裏,而是敗給了自己的軟弱。試想一個成天唉聲歎氣的人,一個眼中隻看到人生的灰暗的人,又怎麼能看到希望的曙光呢?所以,成功需要健康的心態,要想改變命運首先要改變自己的心態,隻有心態端正了,前途才會一片光明。

有信心才能有動力

人生中能否獲得成功,能夠成就一番事業,並不完全取決於一個人的能力和才華,而是和個人的信念和態度有著莫大關係。很多人才華橫溢,最終卻一生平庸,反而另一些人雖並無突出才能,卻成績斐然,為什麼?原因在於消極懈怠和積極果敢的心理。

隻要有必勝的信念,任何人都可以戰勝看似無法破解的困難。

傑克在一家公司打雜,每天的工作十分單調。但他工作認真,人緣也不錯,老板感到這個員工很有潛能,認為他有非常好的推銷天分,適合做一名業務員,老板的建議令傑克驚訝極了,他顯得很不安,也缺乏信心。於是老板鼓勵他說:“你並不了解你自己。你現在最需要的是不要懷疑,而是對自己要有信心。能力不是天生即有的,而是靠後天的努力來實現的。”

於是傑克接受了老板的建議,開始學習推銷技能。漸漸地,他發現自己已經喜歡上了這一職業。不久,傑克接到一樁交易。這是他生平第一個客戶,他卻絲毫沒有緊張或不自信,因為他記得老板的話:“你有出色的交際能力,你怕什麼呢?”在這種強烈的自信的支持下,傑克充分發揮了自己極具說服力的口才,並且向客戶展露出自信的光芒。客戶對此非常欣賞,整個銷售的過程,絲毫也沒有產生過懷疑,最終他順利地完成了這筆交易。

一個人的能力並不是特別重要,因為能力可以通過學習和經曆來提高。隻要有必勝的信念,你的工作才可以獲得長遠的發展,即使剛剛參加工作,即使經驗並不豐富,能力並不突出,你也能慢慢擁有龐大的客戶群,一步步地打好自己的事業基礎。如果你的工作遭遇了困境,事業無法發展,千萬不要因為懷疑自己的能力而放棄了事業,隻要有一個正確的積極的態度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在與別人打交道時,你的自我感覺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別人對你的看法。如果你心裏都否定自己,那麼你讓對方如何賞識你,與你繼續溝通呢?所以,一個人的自信很重要,自信是一個人一生受用的良方。

吉拉德曾經是一位很出色的廣告業務員,但是由於最近的業績一直下滑,他感到很懊惱。銷售經理盡一切努力試圖想幫助他振作起來,教給他新的方法,甚至將一些很有潛力的客戶交給他,都未取得明顯的效果。最後,經理下了死命令:“在××天之前,十個客戶中至少要成交兩個,不然走人。”

這天將近下午,經理說:“我給你放半天假,到家以後,不要去做平常做的事,到花園裏去放鬆一下。你也不用想太多,隻要想著明天能夠成一筆生意就可以了。並且要一遍遍對自己說:我明天就能做成一筆買賣,我明天就能做成一筆買賣。不妨讓你的老婆明天給你準備點好吃的,告訴她你明天有筆不錯的買賣要成交。”

吉拉德認真地按照經理的話去做,時時念叨著那些話,在這種半意識和有意識的嘮叨下,他似乎認定自己已經做成一筆買賣了,於是,翌日他很輕鬆地去會見客戶。其實這個客戶是個刁鑽狡猾的家夥,但吉拉德卻沒什麼壓力。做銷售這麼久了,什麼人他沒有見過呢?雙方剛打了一個照麵,客戶就給吉拉德來了一個下馬威。吉拉德沒有退縮,勇敢地迎著客戶挑釁的目光,不卑不亢地問:“先生,您是想和我打架嗎?我想我沒有冒犯您。”

客戶愣住了,盡管此時他還懷著消極抵製的態度,但是已經表現出了購買的意願。吉拉德在心裏對自己說:“堅持一下,也許你今天就能做成一筆買賣。”然後繼續充滿自信地與客戶周旋……最後他真的完成了這筆交易,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他強烈的自信心!

成功的人肯定會相信自己!自信不是在他們成功之後才有的,而是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必須對自己深信不疑!那些不自信的人想著成功,盼望著美好的人生,但是沒有自信去追求、去創造,自然不可能如願。所以,一個人要想成功,首先要相信自己!這是成功人生的必要條件。

平常心

什麼是平常心?它可以說是一種正常的心境,也可以看做是一種心態。平常心應該是一種“常態”,也是一個人的修養所積累起來的,因為它屬於一種維係終身的“處世哲學”。

平常心即是心境清靜。佛曰:“平常心為道。”保持平常心的好處就在於可以不為感情所左右,不為名利而受牽連。它能幫助你看清事物的本質,既不仰視也不俯視,是一種實事求是的心理狀態。培養平常心需要以一定的文化底蘊和個人修養為基礎,也需要足夠的勇氣來對抗軟弱。擁有平常心,你就可以不必終日患得患失,生命便具有了最高意義,即使麵對人生困境,也很容易走出來。

我們可以把平常心看做一種處世哲學,就是“無為、無爭、不貪、知足”觀念的總和。是一種處世態度,懷著淡薄之心、忍辱之心或仁愛之心。但是,“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無爭”並不是不跟別人競爭……至於有些人所奉行的醉生夢死,更不能算為一種人生境界,當他們到了純粹隻顧自己醉生夢死的境界時,道德的力量就會顯得蒼白無力,把平常心庸俗化、簡單化都是不正確的理解。

很多人認為“無為”的心態隻不過是自己觀念的糅合罷了,事實上,那隻是一種表象,它是對一個人自身有清晰認識後的結果,如果一個人連能力都沒有,即使跟別人競爭也是無力的掙紮。對於自身能力的判斷,需要在人生的成功與失敗之間做出充分的認識。

如今,任何一個人都可具備平常心。而當下,物質欲望的強烈,價值觀的突變,很多行為和想法都會以金錢來衡量,越有錢的人就會越有影響力。也就是說,拜金主義在泛濫著。這麼一來,優良的傳統美德和公序良俗都在受到這一股強大“寒流”的侵襲,很多人在人生中迷惑、徘徊,對自己的心態也失去了理性的把握,許許多多的人都陷入了人生的苦海。

當然,人不能離開現實而生活,完全的擺脫世俗欲望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要時刻進行自我反省,保持自我的真性,不貪於物質利益。保持平常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為什麼呢?因為許多人難以“守恒”,難以維持平常心態。比如,如果我們去參加某個親友家的喪事,走進靈堂時我們都會感到傷心,覺得人碌碌一生真的很沒意思。可一旦走出這個傷心的地方,人們就會忘掉剛才的感慨,又積極投入到爭奪名利的較量當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