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70年代埃及和以色列的和平談判中,雙方就西奈半島問題爭執不下,一時,談判陷入僵局——以色列堅持要繼續占領西奈半島的一部分,而埃及則要求全部收回半島的主權。雙方在這個問題互不相讓,負責調停的美國人,雖然反反複複在地圖上劃出分界線,結果還是無法讓雙方滿意。

後來,調停者經過多次比較研究,終於找到雙方爭執的差異所在:以色列最關心的是國家安全,擔心埃及的軍事力量太靠近自己,因而不願放棄西奈半島;而埃及則堅持要保持自己的領土完整——找到症結所在,問題就有了解決的契機。後來,雙方終於達成以下共識:以色列把西奈半島全部歸還埃及,滿足埃及人“領土完整”的要求;而埃及則保證西奈半島大部分地區的非軍事化,滿足以色列人“邊界安全”的要求。

雙方皆大喜。

拿破侖入侵俄國期間,有一回,他的部隊在一個十分荒涼的小鎮上作戰。

當時,拿破侖意外地與他的軍隊脫離,一群俄國哥薩克士兵盯上他,在彎曲的街道上追逐他。慌忙逃命之中,拿破侖潛入僻巷一個毛皮商的家。當拿破侖氣喘籲籲地逃入店內時,他連連哀求那毛皮商:“救救我,救救我!快把我藏起來!”

毛皮商就把拿破侖藏到了角落的一堆毛皮底下,剛安排妥當,哥薩克人就衝到了門口,他們大喊:“他在哪裏?我們看見他跑進來了!”

哥薩克不顧毛皮商的抗議,把店裏給翻得四腳朝天,想找到拿破侖。他們將劍刺入毛皮內,還是沒有發現目標。最後,他們隻好放棄搜查,悻悻離開。

過了一會兒,當拿破侖的貼身侍衛趕來時,毫發無損的拿破侖,這才從那堆毛皮下鑽出來,這時,毛皮商誠惶誠恐地問拿破侖:“閣下,請原諒我冒昧地對您這個偉人問一個問題:剛才有才您躲在毛皮下時,知道可能麵臨最後一刻,您能否告訴我,那是什麼樣的感覺?”

拿破侖站穩身子,憤怒地回答:“你,膽敢對拿破侖皇帝問這樣的問題?衛兵,將這個不知好歹的家夥給我推出去,蒙住眼睛,斃了他!我,本人,將親自下達槍決令!”

衛兵捉住那可憐的毛皮商,將他拖到外麵麵壁而立。

被蒙上雙眼的毛皮商看不見任何東西,但是他可以聽到衛兵的動靜,當衛兵們慢慢排成一列、舉槍準備射擊時,毛皮商甚至可以聽見自己的衣服在冷風中簌簌作響。他感覺到寒風正輕輕拉著他的衣襟、冷卻他的臉頰,他的雙腿,不由自主地顫抖著,接著,他聽見拿破侖清清喉嚨,慢慢地喊著:“預備——瞄準——”,那一刻,毛皮商知道這一切無關痛癢的感傷都將永遠離他而去,而眼淚流到臉頰時,一股難以形容的感覺自他身上泉湧而出。

經過一段漫長的死寂,毛皮商人忽然聽到有腳步聲靠近他,他的眼罩被解了下來——突如其來的陽光使得他視覺半盲,他還是感覺到拿破侖的目光深深地又故意地刺進他自己的眼睛,似乎想洞察他靈魂裏的每一個塵埃角落,後來,他聽見拿破侖輕柔地說:“現在,你知道了吧。”

這一則故事,生動地說明了換位思考的妙趣,雖然帶有幾分黑色幽默色彩。

換位思考是一種非常有益的思維技巧,當人們學會靈活運用的時候,也就是我們頻頻成功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