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靈感思維
靈感思維是知識、信息等要素,經過大腦潛意識思維激活後,瞬間產生出目標所需的答案信息,並由潛意識向顯意識閃電式飛躍的高能創新思維。
靈感的珍貴之處突出地表現在高能高效、創新性和創造性上。靈感的高能、高效創造性,是指人們經常遇到一些長期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難問題或長期懸而未決的棘手問題,在靈感突然爆發的瞬間變得迎刃而解,使人們有一種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之感,那些苦苦思索、求之不得的答案瞬間展現在人們麵前。
靈感思維是知識、信息等要素,經過大腦潛意識思維激活後,瞬間產生出目標所需的答案信息,並由潛意識向顯意識閃電式飛躍的高能創新思維。靈感通過一定的信息中介激發而驟然迸發,表現為山重水複狀態下突然出現柳暗花明的目標答案信息。靈感是創造者處於思維高度專注狀態,甚至是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思考達到如癡如醉的程度時出現的。靈感的到來能夠極大地調動和激勵創造者的智力,頭腦像接通電流的燈泡一樣,迅即放射出璀璨的思維智慧之光,使創造者感到情緒亢奮,思維異常敏捷,創造力量倍增。天才往往是善於捕捉靈感閃電這一特殊創新思維的大師。
靈感,作為人類最奇特、最具活力而又神秘莫測的高能創新思維,它的爆發如同大自然的閃電迅雷一樣稍縱即逝,能捕捉到並迅速記錄下來就是幸運兒,倘若毫無準備,靈感閃電一經消失就會無影無蹤,而且在短期內不會重現,有的甚至在很長時間內也難以再現。
例如,奧地利著名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就是一位記錄靈感閃電的高手。一次,施特勞斯在一個優美的環境中休息,突然靈感火花湧現,當時他沒有帶紙,急中生智的施特勞斯迅速脫下襯衣,揮筆在衣袖上譜成一曲,這就是後來舉世聞名的圓舞曲《藍色多瑙河》。
創造學研究表明,所有智力和思維正常的人,隨時隨地都會有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靈感在頭腦中閃現,可是由於主人預先沒有做好捕捉的準備,大量的靈思、創意、妙策、奇想、思想火花甚至驚人的發現,都在人們漫不經心、猝不及防、來不及捕捉與記錄的情況下消失得無影無蹤。數學發展史上著名的費爾馬大定理的證明就是如此。
1621年,大數學家費爾馬曾突然萌發靈感,提出了一個簡單而新奇的數學定理:
當整數n>2時,方程式:
“x+y=z”沒有正整數解。
就是說,沒有一組正整數x,y,z能滿足上麵的方程式。費爾馬在一本書的頁邊上寫下了這個定理,並且自豪地說:“我得到了這個斷語的驚人的證明,但這頁邊太窄,不容我把證明寫出來。”
費爾馬把這事放下了。但自那以後,費爾馬自己也沒有重新想起這一難得的靈感,結果害得300多年來許多人為它絞盡腦汁,直到1994年,費爾馬逝世300多年後,英國數學家懷爾斯才證明了費爾馬大定理。靈感一失300年!可見及時捕捉、記錄靈感是多麼重要。
由於靈感閃現的突發性、瞬時性和高速性往往使人猝不及防,隻有那些處處留心、預有準備的頭腦才能以速寫的方式快速記下靈感閃電的概貌,然後趁熱打鐵及時進行精加工,才能做出經得起時間檢驗的重大發明和發現。
對創新思維的培養與開發來說,最大的浪費就是靈感思維這一創新資源的浪費。由於來不及捕捉,許多孕育著偉大思想的靈感,往往趁人們不注意而逃之夭夭,消失得無影無蹤。因此,善於捕捉靈感迅雷是學會創新思維的一項基本素質。
靈感的珍貴之處突出地表現在高能高效、創新性和創造性上。靈感的高能、高效創造性,是指人們經常遇到一些長期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難問題或長期懸而未決的棘手問題,在靈感突然爆發的瞬間變得迎刃而解,使人們有一種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之感,那些苦苦思索、求之不得的答案瞬間展現在人們麵前。靈感的閃現既激動人心又扣人心弦,因為靈感所提供的答案往往是人們長期思索、有時是數十年思考的心血在瞬間爆發而得到的,潛意識在激活知識和信息等素材的過程中,長期蓄積起來的思維能量終於衝破各種思維阻力而使“靈感火山”得以爆發,靈感火山在爆發時往往伴隨著精神振奮、情緒亢奮,帶給人們創新成功的極大快樂。
靈感的瞬間爆發是以長期的艱苦探索、長期的思考醞釀為基礎的。從靈感產生的過程來看,靈感的醞釀往往有一個因人而異、長短不一的潛伏期,它的出現以飛躍性頓悟——靈感突現為標誌,即: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後突然悟出一個問題的絕妙答案或解決方案。一般來說,從對難題開始思考到產生飛躍性頓悟之間,顯意識思維經曆了“思考”和“思考中斷”兩個階段,邏輯思考的中斷實際上僅僅是顯意識思維的“休眠”,實際上潛意識思維仍然在悄悄地工作,這種以潛意識思維的孕育靈感的時間段可以是數日、數月,也可能長達數年甚至更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