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論》是蘇洵論文作。《國論》出論了國滅亡“弊在賂秦”的精辟論點,“借古諷今”,抨擊宋王朝對遼和夏的屈辱策,告誡宋統要吸國滅亡的教訓,以免蹈覆轍。[1][2][3]

作名稱

國論

作名

國

作

蘇洵

創作年

宋

作出處

《嘉祐集·權書》

快速

導航

注釋譯文創作背景作賞析作簡介

作文

國論

國破滅,非兵1不,戰不善2,弊在賂秦3。賂秦而力虧,破滅之4也。曰5:國互喪,率6賂秦耶?曰:不賂以賂喪,蓋7失援,不能獨完8。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9攻之,小10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實11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實亦倍。則秦之所大欲12,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厥祖父13,暴霜露14,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15之不甚惜,舉以予人16,如棄草芥。今日割城,日割十城,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境,而秦兵又至矣。則17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18,奉之彌繁19,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弱勝負已判20矣。至於21顛覆22,理固宜23。古人雲:“以地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24言得之25。

齊人未嚐賂秦,終26繼27國遷滅28,何哉?與嬴29而不助國也。國既30喪,齊亦不免31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32,能守土,義33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34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35速36禍焉。趙嚐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37,李牧連卻38之。洎39牧以40讒41誅,邯鄲為郡42,惜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43,可謂智力44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45三國愛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46,當47與秦較,未易量48。

嗚呼!以49賂秦之地,封下之謀臣,以秦之心,禮50下之奇才,力,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51也。悲夫!有如之勢52,而53為秦人積威54之所劫55,日56削月割,以趨於57亡。為國無為積威之所劫哉58!

夫國與秦皆諸侯,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59不賂而勝之之勢。苟60以下之大,下61而從62國破亡之故63,是又在國下64矣。[1]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兵:兵

善:。

弊在賂秦:弊病在於賄賂秦國。賂,賄賂。這裏秦割地和。

:

曰:有人說。這是設問。下句的“曰”是對該設問的答。

率:都,皆。

蓋:承上文,示,有“為”的。

完:全。

以攻:用攻戰(的辦法)而奪。

小:容詞作名詞,小的地方。

實:的實際數目。

所大欲:所要的(東),大,。

厥祖父:泛他們的人祖輩,列國的王。厥,。,對的尊長的敬稱。祖父,祖輩與父輩。

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是冒著霜露。和下文的斬荊棘,已有尺寸之地,都是容創業的艱苦。

視:對待

舉以予人:拿(土地)來送給人。實際是舉之以予人,省略了之,土地。

則:既這樣,。

厭:同“饜”,滿足。

奉之彌繁,侵之愈急:(諸侯)送給秦的土地越多,(秦國)侵略諸侯也越厲害。奉,奉送。彌、愈,都是“加”的。繁,多。

判:決定。

至於:以至於。

顛覆:滅亡。

理固宜:(按照)理來就應該這樣。

“以地秦······火不滅”:語見《史記·魏家》和《戰國策·魏策》。,侍奉。

言得之:這話對了。得之,得理。之,上麵說的理。

終:後。

繼:跟著。

遷滅:滅亡。古滅人國家,同時遷國寶、,故說“遷滅”。

與嬴:親附秦國。與,親附。嬴,秦王族的姓,借秦國。

既:連詞,既

免:幸免。

始有遠略:起初有長遠的謀略,這句中的“始”與下文“至丹”的“至”,“洎牧”的“洎”,“用武而不終”的“不終”,互呼應。

義:名詞作動詞,堅持義。

斯:這。

始:才。

速:招致。

:兩。

卻:······退卻。

洎(jì):,等到。

以:為

讒:小人的壞話。

邯鄲為郡:秦滅趙之後,趙國為秦國的邯鄲郡。邯鄲,趙國的都城。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燕趙兩國處在秦國他國家快要消滅幹淨的時候。革,變,除。殆,幾乎,將要。

智力:智謀和力量(國力)。

:以假如。

勝負之數,存亡之理:勝負存亡的運。數,數。理,理數。皆運。

當(tǎng):同“倘”,如。

易量:容易判斷。

以:用。

禮:禮待。名作動。

食之不得下咽也:寢食不安,內心惶恐。下,下。名作動。咽,吞咽。

勢:優勢。

而:卻。

積威:積久而成的威勢。

劫:脅迫,劫持。

日:每,一,名作狀。下文“月”同。

於:比。

為國無為積威之所劫哉:理國家的人不要積久的威勢脅迫啊!

可以:可以憑借。

苟:如。

下:自下策。一無“下”。

從:跟隨。

故:舊,例。

下:在國之後。[1][4][5]

白話譯文

國滅亡,不是武不銳,仗得不,弊病在於割地賄賂秦國。割地賄賂秦國,自己的力量就虧損了,這是滅亡的。有人說:“國繼滅亡,全都是於割地賄賂秦國嗎?”答說:“不割地賄賂秦國的國家為割地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為他們失了有力的援,不能單獨全。所以說:‘弊病在於割地賄賂秦國’啊!”

秦國除用攻戰的方法得土地之(還得到諸侯的割地賄賂),小的就獲得城鎮,大的就獲得都市,秦國賄賂得到的土地與戰勝而得到的土地比較,實際上有一倍,諸侯賄賂秦國所失的土地與戰敗所失的土地比較,實際上也有一倍。秦國大的欲望,諸侯大的禍患,當就不在於戰爭了。他們的祖輩父輩,冒著霜露,披荊斬棘,而才有一點點土地。可是子孫們待卻不珍惜,拿來送人,就像拋棄小草一樣。今割座城,割十座城,後才能睡上一夜安穩覺。待起床一周邊境,秦國的軍隊又來了。,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沒有滿足;誰送給土地越多,侵犯誰就越急。所以不用仗,誰誰弱、誰勝誰敗就已分得楚楚了。國落到滅亡的地步,按理來應當這樣。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像抱著柴草救火,柴草沒有燒完,火就不會熄滅。”這話說得在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