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龍興對(1 / 2)

劉洪靜靜聽著父親的訴說。

丈夫有淚不輕彈,隻因未到傷心處。

看到鐵骨錚錚的父親涕泗橫流,劉洪心裏說不出的難受,聽完父親的訴說,劉洪心裏更是怒意滔天。

劉爺爺是來報喪的。

原來匈奴人劉淵以漢朝外甥的身份自立為王後,開始進據河東,在攻占蒲阪、平陽後,迅速招降河東、平陽屬縣各壁壘,上郡四部鮮卑陸逐延、氐族人單征、東萊人王彌以及石勒等人也都臣服於他,一時勢力大漲。

劉淵野心也隨之暴漲,已於去年冬天稱帝,建立的國家居然還叫“漢國”,從此劉淵開始在黃河以北四處征戰,打下來不少地盤,後來為方便進一步爭奪天下,遷都平陽。

平陽,就是前世的山西臨汾,而劉家封地山陽國則在河南修武縣。兩地直線距離僅僅不到四百裏地,就這樣,山陽國直接暴露在了匈奴人的鐵蹄之下。

六月末,匈奴人兵臨山陽國濁鹿城下,勒令山陽公劉秋獻城投降,劉秋誓死不從。

山陽公雖然名義上有一郡封地,但是因為是漢室後裔,頗受忌憚,手中沒有一兵一卒的軍權。

劉秋隻好率領百餘家將誓死抵抗,從劉協遜位為山陽公後,曆代山陽公皆愛民如子,深得人心,全城百姓扶老攜幼,全民皆兵,盡數走上城牆抗擊匈奴。

劉秋膂力過人,每戰必身先士卒,先後打退了匈奴兩次進攻,堅守城池一月有餘,後來在第三次攻城時,被匈奴人一箭穿胸,當場身亡。

由於匈奴人叫囂著破城後必屠城泄憤,全城百姓無一肯降,抱必死之決心,戴孝守城。

匈奴人本以為主將身亡,城池必定一鼓而下,不料山陽人意誌堅定,不可撼動。又見濁鹿城雖小但卻城高池深,騎兵又不善於攻城,隻好繞過濁鹿城,向西侵略而去。

“公爺早就抱了必死之心,拒絕匈奴人誘降後,公爺就寫了書帛。囑托老奴,一旦他身死魂消,就立即來倭國請二爺回山陽繼位,能抵抗就抵抗,不能抵抗就想法子把百姓們帶到倭國。”

劉伯垂淚泣涕。

“二爺,我此次來,就是替公爺、替全城百姓來請二爺回鄉,萬望二爺垂憐,救救我等無依無靠的山陽百姓吧!”

劉智也抹抹眼淚:“兄長有命,做弟弟的不敢不從。洪兒,山陽百姓世世代代都視我們劉家為父母,值此危難之際,我不能不管他們,把你召回,就是和你商議此事,我決定擇日帶兵回國,想法子把百姓們帶回來,這段時間就由你來坐鎮龍興吧!”

劉洪心道,正愁如何勸說父親回師中土,如今機會就在眼前,怎麼能放過:“父親,此次回歸中土,萬裏之遙,不如您穩坐龍興,由孩兒代替您回中土救人吧!”

劉洪言辭懇切的祈求道。

劉智看著劉洪,又望了望劉伯和倭國使者,猶豫不決。

“父親,孩兒經略北地,平蝦夷,定北海,如今北境的氣象,孩兒的才能,您是知道的,孩兒不是以前那個小孩子了,孩兒長大了!”

看父親猶豫再三,劉洪生怕被他一口回絕,急切的說道。

劉智咬咬牙,終於下定了決心。

“好,洪兒,這次就由你來代替為父出征。我兒要切記,山陽百姓就是我劉家的子民,我們劉家就是山陽百姓的父母,到了中原,你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左右他們的命運,你一定不要肆意妄為,一切要以山陽百姓們的性命為重!”

“孩兒遵命!”

劉洪高興的下拜在地。

中原,我終於要來了。

匈奴胡兒,也敢妄稱天數,偽作漢祚,你們的末日到了!

“洪兒,著你迅速調取大舟,籌備糧草,集結軍隊,一月後回師西去,一定要把山陽百姓安全接回來。”